《周易·系辞》有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句常被人断章取义用来佐证“变通”的重要性。“变通者,趣时者也。”(《周易·系辞》)即“变通”要合乎时宜,相时而动。至于“变”的好处,则在下面这一句中体现无遗——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周易·系辞》)众所周知,“易”有“变”的意思,有人认为孔子能自称“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因为他之前熟读《易经》,韦编三绝。
吊诡的是,在一个各个领域都急着更新换代、涤旧创新的瞬息万变的社会,提倡“改变”似乎老生常谈,多此一举,严重违背了“缺啥补啥”的指导方针。但转念一想,引领瞬息万变之时代者实在是少数,也恰是这少数“供养”了一群怠于思变求变的大多数。作为大多数中的一员,常苦于被牵着鼻子走,很多时候做了精明的傻子而不自知,这实在是件恐怖的事。
除此之外,让我选择读《改变》还要归因于它的副标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和”字前面的“问题形成”惹怒了我,因为我问题够多,自认为不想再去“形成”;“和”字后面的“解决的原则”取悦了我,因为太多问题已成沉疴,急需解决之良药。带着复杂的情绪,冒着“不成问题不得解决”的风险,一头扎进书里,探个究竟。
没读几页,就遭到了善意的提醒:“正因为这本书谈的是'改变',它很可能引发我们想要改变生活中某些问题的企图,觉察到自己隐然被触动的动力来自何处,所以一边读《改变》,一边和自己的经验参照思索。但是,请不要企图在书中找到一贴可立即采用的药方,这是阅读本书的重要原则。”
心凉了一半,好在我勉强算是个读书老手,对书中没有药方的现实早有心理准备,只不过被人识破是个“病人”的感觉不太好受,如此而已。收拾一下心情,继续读。
既然没有药方,《改变》一书里究竟有什么?这就涉及到作者对该书的定位问题。
首先,该书指出人类经验中有关“变”与“不变”间关系的重要性。有些事看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却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有些事看似纹丝未变,实则早已翻江倒海,脱胎换骨。变与不变之间,真变假变之间,颇有些意味。
其次,该书打开读者“分辨'系统层次'与看见'功能作用'的眼睛”。这里的“系统层次”指“个人、个人作为团体成员、团体作为一个整体和数个团体所构成的一个组织”所涉及到的不同系统层次。简言之,作为社会的人,必然身处某个或某几个有形或无形的团体、组织,而各团体组织又相互嵌套、关联,要探究这些团体组织的变革,“必须有对人际互动、团体动力、群体间关系及制度环境和人们行为之间相互影响的视野”,而《改变》就是要帮助读者打开视野,看见系统层次及功能作用。
第三,该书的主张和理论主要在心理学论域展开说明和印证,对一些流行的心理疗法之谬误进行了披露。于是厘清相关概念,让读者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就显得义不容辞。
以上,是我读《改变》的原因及《改变》一书的定位。以下几天,我将根据“定位”,完成这几方面的笔记,以证实或检验作者对读者的承诺:
1.“为什么”与“是什么”的概念问题;
2.“变即不变,不变即变”的道理辨析;
3.两种理论(群论、逻辑类型理论)及其关系并实例;
4.三种问题(简化、游戏、乌托邦)及实例;
5.第二序变化及其达成方法(悖论、重新框定理论);
6.十种“术”的含义及实例。
初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所知甚少,因此我对自己的笔记有以下的期待:
1.尽可能联系这些天读到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2.尽可能列举《改变》中所举事例以外的例子;
3.尽可能跳在心理学之外看“问题”讲“理论”;
4.尽可能完成以上“尽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