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借由疲惫而未日更,出门往返坐车晕车太久和做晚饭占用太长时间而感觉疲惫,于是借着周日不须更文的后知后觉便懒怠了。这一断更,懒怠便延续至今天。白天大把的时间不用来码字,知道傍晚匆匆出门参加教会在咖啡厅的周中会面,及至结束到家门口宵夜过后,已十点,到了日更小伙伴记录结束的时间。
面对目标的消失,我的大懒怠和小叛逆也结束挣扎。此时码字儿,不再为着日更的参与,更单纯是写字。
写作活动,因着好奇心和思考的推动而起,在日日所写的旅程里,倒收获了陪伴和自查。
在不断对自我的探索中,切实看到了自大、狭隘、痛苦这样个人的东西,也窥见了诸多普普通通行为的意义所在。乃是背负使命的人,才会甘于平凡的生活,品得真正的甘味。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使命所在,找到这个使命,背负这个天命,便一无所惧,亦无所幻想与张狂。时间就会站在背负使命者的一边。
使命和方向使得日日所重复的平凡变成功不唐捐,若没有方向和使命,迷茫中十年一晃而过,如同昨日。
我的拖延症似乎就是为着目标而生,而努力工作的,一旦是没有目标的领域,似乎毫无拖延,常常一气呵成。比如,经常自己的正事儿不去操心,潜意识里逃避推延,但是朋友的事情或者不关生计的兴趣爱好和一些需要帮忙的杂事儿,我倒是经常乐意得很。这是一种自我能量的内讧,是一种对自我独立存在的逃避吧。一旦意识到正事为零,其他杂业无比繁盛也不能掩盖主业的荒芜时,就像发现了没有房梁的建屋工程,不断地搭坯加高,却不知该如何收拢,因为这在建之“屋”没有骨架。
难道说我的人生是不应该的存在,所以才这般千方百计地逃避吗?
我在逃避什么?
逃避面对我生命底色里的痛苦与黑暗吗?这样像浮萍一样随风飘散就能够成功地逃避自我变成另一个或另几个或N个人,而不是真实经历独一无二生命历程到现在的这个“我”了吗?
要继续传递这世间的毒与败坏,还是从我开始成为树墩子扎下生命的根来,将毒素分解褪散,将败坏成为腐殖质样的养分来进行能量转换。这是一个选择。
选择停下来与自己短兵相接战尽言和,还是逐突奔逃亡命天涯不知归处。虽然怎么选,都没有容易的路。所选之路容易或艰难,到底不是衡量如何选择的筹码,到底在于那个生命的醒来。
假装成别人,似乎更轻松,到底做自己,背负起自己的使命,才是真正地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