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四

作者: 君君母亲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1:32 被阅读12次

渐修......:

你朋友圈的知识星球,是什么?

渐修......:

还要支付[捂脸][捂脸]

焉 哉 乎 也:

知识星球[奸笑]

焉 哉 乎 也:

我来打一波广告

焉 哉 乎 也:

https://t.zsxq.com/emmuvfU

焉 哉 乎 也:

像 知乎差不多一样的

焉 哉 乎 也:

较小众一点

渐修......:

要钱呢

焉 哉 乎 也:

不是成员 文章不予公开的[机智]

焉 哉 乎 也:

[图片]

焉 哉 乎 也:

全文如上

渐修......:

看了,文言文

焉 哉 乎 也:

要给意见

渐修......:

没意见

渐修......:

这是你写的?

渐修......:

不会吧,你语文很好么?

焉 哉 乎 也:

这个不用语文很好啊

焉 哉 乎 也:

我课外书论述类看得多

渐修......:

写文言文不是需要高水平的写作能力吗

焉 哉 乎 也:

就是有一位同学 曾问我

焉 哉 乎 也:

生命重要还是贞节

焉 哉 乎 也:

或者金钱?

焉 哉 乎 也:

我就整理写了一篇议论这个问题

焉 哉 乎 也:

语文也分国语 现代语

渐修......:

焉 哉 乎 也:

大体是孟子的观点

焉 哉 乎 也:

附费阅读是新鲜事物

焉 哉 乎 也:

一元值吧

焉 哉 乎 也:

看多少有心的人

焉 哉 乎 也:

买的我全都私还了

渐修......:

渐修......:

孟子之道

渐修......:

咳咳

焉 哉 乎 也:

广告就到这里啦

渐修......: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是那个司马迁的吗

渐修......:

我知道了

渐修......:

孟子杂记里边有

渐修......:

我怀疑是不是司马迁套用了孟子的话

焉 哉 乎 也:

确实是

渐修......:

你喜欢谁什么服饰

渐修......:

我喜欢汉服

焉 哉 乎 也:

民族服饰肯定是很好

渐修......:

和我差不多

渐修......:

我没有多倾向研究古代,但是我喜欢这些,我有一个专门的积累本,把他们记下来

渐修......:

汉服你不觉好看吗

焉 哉 乎 也:

四五之害到现在 民族主义受到了极大破坏,网络上也被各种蜚语刷屏

焉 哉 乎 也:

除非 政府重视 否则无法坐大

渐修......:

[图片]

渐修......:

[图片]

焉 哉 乎 也:

近平同志就很重视典故

渐修......:

[图片]

渐修......:

汉服,就这种的,我很喜欢这种服饰

焉 哉 乎 也:

汉服唐装的发展史要写也是极长的

焉 哉 乎 也:

典故 中华典故[捂脸]

渐修......:

焉 哉 乎 也:

我的文章就大量用典了

渐修......:

看得出来

焉 哉 乎 也:

用诗句也是一种典

焉 哉 乎 也:

特别是宋理诗

渐修......:

请问一下,宋理诗是个什么鬼

焉 哉 乎 也:

宋诗的整体特点呢,其实是在唐诗没有在一个路径上,发展开来的。

焉 哉 乎 也:

宋人找到了唐诗重感性的特点,独辟蹊径走理性路线,因而走出了特色。

焉 哉 乎 也:

唐人喜欢以山川风物为题材,抒发各种感情。

焉 哉 乎 也:

宋人呢,就从历史人文题材入手,反思历史、面对人生,所以更具理性,有冷静的美。

焉 哉 乎 也:

宋词另讲

焉 哉 乎 也:

苏轼的七绝呢,其实写得并不怎么“好”,不过是名头大,不得不说。另外也确实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就是理性。

焉 哉 乎 也: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焉 哉 乎 也:

这首啊,基本就是汪国真的路子啊。

焉 哉 乎 也:

句句在说理,缺乏意象的美感。

渐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好啊,

焉 哉 乎 也: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焉 哉 乎 也:

是不是宋诗下来?

渐修......:

有意象啊

焉 哉 乎 也:

理解了吧

渐修......:

他写的那个足以表现出让心中之所想的

焉 哉 乎 也:

但是,你发现没有,宋人写景,未必是写实景,也就是不是写眼前所见。

焉 哉 乎 也:

而是写想象,其实就是为了说理而进行的素材收集,是不是?

焉 哉 乎 也:

说西湖晴天的时候怎么样,阴天的时候怎么样,这当然是发生过的实景,却并非眼前所见。

渐修......:

呃,借景抒情,他未必是真见庐山啊,他讲庐山就是为了表达他的内心思想

渐修......:

而且,他的情,边就在这庐山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渐修......:

所以他这首写的很成功

渐修......:

这样说吧,这首诗既是写景诗,也是哲理诗,或者深入浅出的,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和庐山实景

渐修......: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激起人们读诗的回味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苏轼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他的诗也有他的特点,为何要要如你所说?千篇一律的文章,只会让人知觉无趣。所以,你赶紧给苏轼老爷爷道歉!!!服不服

焉 哉 乎 也:

[强]深刻

渐修......:

醉卧红尘里,明眼辨是非,不尽如人意,留我自倾仪

渐修......:

这句话送给你

渐修......:

啥实话,你真是个古代人

焉 哉 乎 也:

麻烦您

焉 哉 乎 也:

继续说[皱眉]

渐修......:

我想你文采如此之高,我不必提及我的意思。你肯定懂

渐修......:

直译就出来了

焉 哉 乎 也:

这不是占主流的诗

焉 哉 乎 也:

莫非你要约我出来

焉 哉 乎 也:

不可能

渐修......:

不是

焉 哉 乎 也:

你要上北大的人[奸笑]

渐修......:

这是诗富有贬义

焉 哉 乎 也:

还没有价值的回答

焉 哉 乎 也:

他们让我 主动点

渐修......:

直译就是:生于繁华的社会,一切形形色色。我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但你用一双明眼来辨是非,却如此不尽人意。恰恰相反

相关文章

  • 日更(四)

    正在午睡,突然被一阵响亮的电话铃声惊醒。赶紧爬起来,伸手抓放在电脑桌上的手机,原来是公公打的电话。 公公说家里的花...

  • 日更四

    中国音乐学院在2018年10月-12月举行2018教师教学能力展示与评比活动,目的是规范教育秩序;展示教学水平;选...

  • 日更四

    今日周日,日更第四天。 今天可以说是比较忙的一天,一天基本都在外面给学生代课,所以就不多写了。

  • 日更四

    今天给学生上了一天课,晚上看电影~看小说~听歌~又是很晚才突然想起来要更新简书,但是没有多余的文思。emmmmm ...

  • 日更四

    今天是哈哈哈哈的一天 开心!

  • 日更四

    今天周一,忙碌的一天。 主课上跟老师聊了很久,没有什么其他想说的,心有点儿累。

  • 日更 四

    今天只上了一节课。很可惜今天是平淡的一天,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事情。唯一一点感触就是真的要爱惜身体,因为生命短...

  • 日更四

    渐修......: 你朋友圈的知识星球,是什么? 渐修......: 还要支付[捂脸][捂脸] 焉 哉 乎 也: ...

  • 日更【四】

    她总说我很花心,墙头无数。 总护着她喜欢的角色,说,这是我的。 而我就像个刚喜欢上女孩子的幼稚男生一样,不断...

  • 日更(四)

    今天的雨又是密密实实的一天,不大,但是基本不停。 不出门,从微信朋友圈关注灾情。还有那么多路没有通,还有那么多村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uj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