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教育就要懂学情、懂学情就要懂孩子,懂孩子就要有极强的同理心,强大的换位思考能力,站在孩子的教育去看问题,不能以成年人的认知标准去度量孩子的错误。
按照学段年级分类数量太大,但从本质上可以简单将学生分为有自主意识(大孩子)和无自主意识(小孩子)两类。
小孩子: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没有自主意识,对老师的指令会直接顺从,老师的意见是权威。
大孩子:三年级开始到成人,孩子会逐渐产生自主意识,经历自己的价值观明确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大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后会对老师的观点产生分歧,如果不认可老师的指令和观点,就会不情愿或对抗。
对于老师管理,小孩子可以用权威起到作用,但对于大孩子来说,权威管理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
大孩子和小孩子具体的思想认知和行为表现分析:
小孩子(小学低中):没有高的道德情感认知,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害怕和不害怕。
大孩子(小学高段、初高中):有独立的意识,但是思想容易左右,处于价值观的模糊期。
大孩子和小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复犯错和不断犯错。重复犯错是因为自制力差,不断犯错是因为人要成长。所以错误是成长的阶梯,会伴随人的一生,要理性看待错误。
所以,小孩子不存在道德上的错误,他如果拿别人的东西,不能说是“偷”,因为小孩子的认知里只有喜欢和不喜欢,没有高的道德情感认知,他不会控制自己,喜欢就拿了。
有自己思想的大孩子,如果要求他不认可的事情或者是权威的管理态度就会难以管理,这也是造成高年级孩子叛逆的主要原因。其实,对于管理而言,有思想才是最好管的,大孩子相对于小孩子自制力强一点,而且能听懂话,就能思想建设,所以沟通、引导、说服教育是大孩子最有效的教育,能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大孩子和小孩子还有一点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心热情的多少。
小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很容易调动,老师哄一哄比一比,就可以调动。小孩子积极性十足,始终有热情,只要会调动,不管是读书还是劳动,样样冲在最前面。但是自制力差,经常离不开老师,老师管理很累。
大孩子热情似乎被岁月消磨掉,惰性很多,老师如果只说教,没有很强的说服能力,感染力不强,学生状态就像冷冰冰的石头,难以调动,不过自制力强,管理相对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