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内蒙古一女孩给前同事发500元结婚红包,居然被嫌少,对方领取后直接把她拉黑了。这让她愤懑不已,贴图上网引起大家热议。
仔细一看,女孩跟对方仅共事过1一个月,对方还是群发的婚礼邀请链接。因为是异地举行婚礼,出于礼貌,女孩给她发了500的红包,表明人不到心意到。
没想到,对方居然嫌弃500元太少,说都是1000元起步。并且质问她,两个人的情谊就值500元吗?女孩回复后,才发现对方已经把拉黑。
看完简直要惊呆了。这是个人能做出来的事吗?要知道,一般来说,普通朋友不过就是200元的情谊,给500已经是给了她很大的面子了。居然还好意思说出嫌少的话来!
生完俩娃后,我已经很久不给年轻同事随礼了。自己的事都办完了,年轻同事要结婚、生一胎、生二胎,随礼等于是只有出没有入。
当然,年轻同事仅限于普通关系,有些相处不错的,还是会适当表示一下,顶多也就是200元,而且仅随礼不吃席。
我们这边有句话是,拉来往。如果你想跟对方拉来往,便在对方婚丧嫁娶时适当表示。对方也要把你的随礼记录下来,以便于还礼。倘若你随了对方的礼,而对方没有进行还礼,很可能就会出现关系淡薄甚至破裂的结果。
其实,这都是老一辈的约定俗成。如今年轻人越来越不重视这些礼节,甚至嫌麻烦,不期待还礼便会不主动随礼。
还有的,因为一两次随礼,之后对方已经调离本地,还会一次两次地因白喜事通知对方,直至对方把之前的随礼全部还了为止。这种还礼就真的成了某种交换,失去了当初的情谊。
我之前给前同事随的礼,调离本地后从来没有通知过他们。何必呢,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时也是因了情谊而随礼,之后随着距离的遥远,情谊也不复当初,实在没必要为了那三五百块钱而硬去通知。这跟上门要钱无异。
以前老一辈会说,随礼有时候就是捧个人场、帮个钱场。但到了现代,大家的心理就是,来,欢迎,不来,也没关系。亲戚朋友间有份亲情牵线,不来也不合适,朋友嘛,纯粹看个人感情,所以从不强求。
封500元的那女孩可是真朋友啊,可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