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你剁手了么?
天猫双11'颤'报!
2018年的双11,天猫交出了2153亿的成绩单,历史最高。按全国9亿的劳动者来说,人均剁手了2000元。比去年(1682亿)又多花了将近500多亿。人均多花了500元
真的很可怕,全国人民在同一天在表演购物这种行为艺术。
相信,现在大家可能和我一样感叹,又买多了,想剁手!恨自己冲动!
买买买的背后到底有没有魔鬼?
连续几年的剁手后悔,我从心理学上找到一些答案。
-
心理上的损失厌恶:
双11,我们知道,不是集体购物行为艺术狂欢,而是因为那一天商家集体打折。
平时商品不打折时,不购买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付出成本,因此心里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一旦商品打折,不买好像就意味着损失,这种感觉会促使我们去买买买,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
习惯的力量---奖赏回路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要想促进我们做一些纠结的选择,便于养成习惯,就是要靠奖励。 因为给自己奖励能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和愉悦的物质。容易上瘾。
在购物、多次购物产生的奖励作用下,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多,从而启动大脑内部的奖赏回路,给人带来强烈的快感。
一但养成习惯,甚至生理依赖,你的手就会变的不受控制!
- “从众”心理
从众(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的原因之一是“行为参照”:当缺乏适当行为的知识或遇到不明情境时,人们会通过他人的行为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参考,而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我们身边的人都在为双十一跃跃欲试时,我们自己也难免也受到影响。
如果你看到这里,是不是恍然大悟。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下一个双11不剁手呢?
教你几招,现在开始修炼!
1.做到延时满足。
现在互联网已经研究到了极致。“即时满足”,时间一到,购物车一点,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就直接完成支付,等待的物流改变状态,快递到家的满足。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能够控制自己的满足感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但延时满足,并不是让你去抑制自己的满足,而是通过延时来放大自己的满足的体验。
正确的理解可以这么做。从今年开始,就做下一个年度的购物需求规划,一些能延时再买的,存放到2019年的双11购物车去。最后在双11那一天,那积累一年的购物满足,一刻完成。 这样,既省钱,也能得到购物体验。
推迟满足
2.去噪音,躲开诱惑
想象,如果你站在赌桌边上,不断都有人赢了,不断有人喝彩,不断有人中奖。你如果看到了,不参与是不是很痛苦?
在商场,你不断看到有人买走让人喜欢的商品,你是不是也有冲动?
朋友圈,不断有人刷战利品,你还绷住手,是不是很难受?
其实,不掉进坑里很简单,不去看就是了。
如果第一条做到了,你没时间看别人的,自己已经在满足了,只是他积攒了你过去所有的购物欲望。
如果过去你实在规划不出买什么? 那么在双11那天,就把时间排满,比如下班约好友打球吃饭,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约上朋友一起吃鸡或者其他自己热爱的游戏或者追追热播剧或者其他之类的,把时间和注意力排满。
总之,别看广告!
别看,你不想买!
3.终极必杀,损失重现!
如果你还是怕忍不住,还是被广告侵袭。那么下面是你最后一道防线。
绑一张没有钱的卡,或者额度设定为很低的信用卡,需要的时候从有钱的卡里转过去。
过去为什么我们越买越多。 因为即时满足诱惑太大,现在又有了移动支付的秒付,已经让你来不及思考,来不及防御。
以前,试想,如果你需要从手里把一打一打的钱,一张张付出的时候,你每掏出一张都是一次微弱的防御和抵抗。然而现在,秒付很容你让你冲动消费,你已经没有防线。
为了对抗即时支付,一个终极必杀。 就是调整额度。
每次你要下单的时候,再来转入额度。 当你输入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的每一步,都是你的心理挣扎防线。每一步,你都要知道自己卡里的数字在象股票悬崖式下跌般的减少。你想象自己的财富在坠落。你会不断的建立起一层层防线。来对抗冲动,回归理性!
卡里没钱!
所以,要战胜心魔,还靠心法。
下个双十一,我们说好不剁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