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年来一起学习的家人们欢聚在弘仁教育,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互相勉励。我和张利敬老师说起了先生,感叹先生的成长进步,还拿昨天发生的一件事举例说明。
昨天下午,先生叮嘱我买年后的火车票。我答应后,上网查票,发现车次少之又少,有一个晚上0点的票,我就赶紧买下了。我截图发给先生,想告知他买上票了。谁知,先生一会儿打来了电话,命令我,“这个票时间不合适,马上退掉。”语气不容置疑。我说,“可是不买这个车次,其他票没有啊。”先生说,“你就不知道这个点坐车多难受!马上退掉!哎呀!让你办点事呀,就这个样子!”语气中充满了不满,指责,抱怨。我能看到,先生现在已经启动了惯有的否定指责模式。我心里有不舒服,我说,“你确定要退了这个票?!这样,我退了票,你来买!”我心里想,你不是不满意吗?你来买!我看你能买到不?!挂了电话,心里想,“晚上我得给他说道说道,他还天天在读书群里读“不怨人,找好处”呢,埋怨人而不自知。”
晚上,我给先生打电话说起买票的事,“下午我们谈论买票的事,你反思有哪里不妥吗?”先生说“哦,我放了电话,也反思了,你是因为没有那样的坐车经历,所以买了那个时间点的票,这也不能怪你,但是我考虑,不合适得马上退票,要不会有手续费,所以我当时说得有点急了。”(这时,张老师说,你这时应该长善啊。可是我当时没有想起来。)我说,“就这些吗?你再仔细想想。”我听着先生有些不耐烦了,“我就想到这个,有什么你直接说吧。”我听他语气不对,就给他解释说,“你一直说,你上过这个课,那个课,什么都懂,你一直说你在修行,可是修行是在生活中修行。为了帮助你更好的修行,我提醒你。你说我买的票不合适,可是你接着说了什么?”先生说不记得了。我说,“你看,你说的话都没有觉察,你说,让你办点事,就办成这样。你就事论事说我买的票不合适,我接受,可你又因为这件事否定了我这个人。”先生“哦”了一声,认可我说的。
当我把这件事和张利敬老师交流时,我说,“先生能自己意识到他说话有些急,做到了从我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我,这是很大的进步,说明他的觉察力在提升。”
张老师说,“你看到了他的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他长善,他才更有动力改变;你给他提建议,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他都会不舒服。你可以这样说,我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我感觉你那样说,我的感受是什么什么。”
听张老师这样一说,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1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有一颗改变别人的心。自己总想着,先生改变了,孩子就好了。而我这个心念,先生也会有。双方都在期待对方的改变。冬英老师分享说,改变别人注定是痛苦的,只有反求诸己,才能最终走向幸福光明。
2只是在指出别人的不足,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又犯了一个毛病,把手指指向了别人,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毛病。只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看(听)到了……,我感觉……”。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让人接受。
3还是没有做到及时长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即使看到了也没有及时让对方知道。
4上述几个问题为什么一直在重复?还是自己当下的觉察力不够,自我反省力不够。
学习一年以来,能感觉到自己也是有进步的,力量在慢慢提升,在慢慢摒弃遇事逃避的模式,采取直面以对,只有这样,问题才能更彻底的暴露出来,及时解决。能量低时,能够自己调整,不使自己沉溺其中。对别人多了更多的包容理解,知道有些行为是对方的模式造成的,他也不自知。我还需要加快成长的脚步,继续努力!
感恩魏老师的大爱智慧引领!感恩张礼敬老师的悉心指导!感恩各位家人的守望相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