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 向右走

作者: 燃烧吧情怀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09:40 被阅读18次

熟读历史的好处就是可以洞察古今。前阵子我读了一篇关于,批判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文章,我觉的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就重新翻读了相关的史料,果然让我发现了中国历朝历代改革经济的问题。

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政策就是放,政府无为而治,于民休养生息,汉兴七十余年,这样就形成了"弱干强枝"地方开始挑战中央,"七国之乱"虽然很快就被平定,但问题来了,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很容易被地方诸侯挑战,什么办呢?汉武帝,一上台,一个字,收,又把管仲的那套"官山海"拿出来用,盐 酒 土地 所有的资源赋税都是国家的,几年时间,中央集权统治得到了加强,而地方却民不聊生,国富民穷 盗贼蜂拥而起,到汉武帝临死前,后悔不迭,下了罪己诏。汉武帝死后,政策又放,国民经济又好起来。

所以解读中国经济史 你就发现,中央集权政府经济一放松,地方人民就富强起来,像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地方开始强大起来,有了能力挑战中央,一场"安史之乱"基本上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所以到了北宋时期,问题还是一样,北宋刚开始也是放权让利,民间经济活力四射,到了王安石变法后,采取的也是收缩政策,中央政府集权得到加强,但同样是把人民搞得民不聊生。这是个无法化解的矛盾,中央集权富强,必定要国富民贫,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前提是,稳定压倒一切,又要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以防国外敌对势力,内部军阀出现。这个矛盾点其实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知道,有著名的"桑弘羊之问":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谁来抵御外敌入侵,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地方割据势力必定重燃,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政府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这就是汉武帝的大司农桑弘羊对反对派的质问。

明清两代就很搞笑了,闭关锁国,不跟外界联系,统治阶级吸取教训,北边重修了长城,沿海片板不得出海,明太祖朱元璋,很有创意的发明了,"路引"把人民像植物一样的栽在土地上,没有官府开具的路引,你别想走出县城。 

读明史最好气又好笑的是崇祯皇帝叫大臣权贵出钱对抗李自成,没有人愿望出钱出力,直到城破,又全部被李自成缴获。不改革开放和外界交流,到了晚清,还守着冷兵器时代,如何敌的过火器时代的洋枪洋炮

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几百年一个轮回,俗话说得好,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真的希望中国一直保持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子孙后代不在为乱世所困,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懂得了这个道理,维护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比什么都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左走 向右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dx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