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白《侠客行》读后感

李白《侠客行》读后感

作者: 淳帆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21:55 被阅读0次

侠客行

唐 ·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我个人比较喜欢李白,李白的诗里面,这首更喜欢一点。

  诗一上来就让燕赵侠客的形象跃然纸上,素带胡缨,快马吴钩,行侠仗义,取人项上人头简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做了大事却不肯招摇,默默退隐于江湖。

  李白生活的初唐时期,正是帝国又一次直通西域,朝廷的文治武功直追汉武霸业,所谓汉唐、汉唐,正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最牛叉的时代了,西汉开国的基业,正是有战国时期公子、侠客盛行的遗风,唐初亦是民风尚任侠,所谓任侠,就是要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以天下事为己任。好酒能歌,十五好剑术的李白,自西域入关陇之地,正是如鱼得水,希望成就一番大事,而且还得要事了拂衣去。

  这样一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怎么成就大事啊?这个一定要遇到信陵君那样礼贤下士的明主了,接着本诗的具体人物登场了,李白要拿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迹说事儿了,外人眼中侯瀛不过守门小吏,而且都是一糟老头子了,朱亥一市井屠户,信陵君却对他们毕恭毕敬,当他们是中隐隐于市的侠客,这样的真诚,打动了二位侠客的心,三杯酒一喝,耳朵发热,眼睛充满激动的泪水,一诺千金应下大事,追随明主抗秦啊,朱亥槌杀统领十万大军的老将晋鄙,助信陵君遵守合纵抗秦的承诺,拼死救赵,没有同去的侯瀛自杀以明侠义之心,更代主公以谢窃符之罪。这样的大事,声震赵魏两国都城,这样的任侠,虽死犹生,名留千古。这样的人生,才是李白向往的激情挥洒的青春。崇尚文武不殊途的李白还不忘调侃一下西汉大儒杨雄,一辈子白头不过闷坐阁中研究些玄学而已。

  幼时读此诗都是心潮澎湃,每每读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都眼花耳热,随着太白梦回那个时代。

  年纪大了再读此诗又是一番滋味。

  李白写下他任侠情怀的大爆发,真的是想遇明主,干出一番事业,李白心中的明主是什么样的呢?估计就是战国四公子那样的,有点实力,又礼贤下士,各方面又无甚功业,需要他这样的人出山辅佐,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向往的那些明主、侠客,都是生在乱世,乱世英雄多,李白偏偏生在开元盛世,虽然还是有很多大事,但已不是简单的合纵连横了,名流豪杰更加多了,但帝国也大了,缺了谁,太阳都照常升起。才高八斗比肩子建的太白兄,空怀一颗侠义心,报国无门啊。

  估计李白应该也想早生个几百年,遇到玄德公应该是最好的归宿吧?说不定就没卧龙凤雏两位先生啥事了呢,历史谁知道啊,也许李白还是做诗人,喝喝酒,搞搞艺术最牛叉吧。

  不过读诗就是读诗,诗句带来的眼花耳热就够了,虽然华夏过了几千年,人人心中都还会给侠客留了一个空间吧?那些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或者在梦里的侠义精神,随时都会让我们感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侠客行》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em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