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四 古代的士

道德经第十四 古代的士

作者: Resurgence_a570 | 来源:发表于2021-08-13 22:56 被阅读0次

众所周知,古代也有今天一样的行业等级,士农工商,士这个阶级在重农的古代,竟然排在农的前边,可以说成为士在古代是多么受人推崇的事了。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有自己对士的理解。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贡曾经问孔子,怎么做才算士。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看到,对士的要求可谓是相当高。第一等是什么呢?第一得是有理想的官,奔行四方,能力拔群。第二等,他说,你回乡也得一群人围着你,团结友爱,全乡都得夸你好,这样的人差一分,原因是没有当官。仔细想想,什么样的人才是这样,有种首富会乡的感觉。子路觉得自己还做不到,那在差一点的是啥样的呢?

孔子接着说,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能完成这样小事的平民,也勉强算得上吧。子路接着问,现在从政的啥样呢?孔子说,一群二五仔,算得上什么。你看,孔子更注重德行,而非绝对的权利。

老子,又这样说: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以前善于做士的人,那可是微妙之间掌握分分毫豪,你压根看不透人家。那怎么识别呢?因为你很难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人家。他要犹豫起来啊,那气势如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独行寒冰之上,可谓是战战兢兢。那恭敬起来呢?那就想远道而来的使节。温和起来,就和冰川化水一样,自然而然。淳朴的样子,看起来可真是一点华丽的状态都没有,他不在乎外在,但也会打扮的朴素整洁,那胸怀如同幽深的峡谷一样,深无边际。他要和光同尘,就如同清水突然浑浊。

你看他浑浊起来,因为他本身清澈极了。你看他市侩,其实他完全不这样。人家想怎么变怎么变,你压根琢磨不透。可谓是顺从道德,极其理智之人啊。你看这样的人不愿意什么事都做的很过分,因为他从来不过分,所以能去旧生新,永远不灭。

这点和内经里的真人很想,那就是去就存新,是谓真人也。

这样的士,你能做到吗?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十四 古代的士

    众所周知,古代也有今天一样的行业等级,士农工商,士这个阶级在重农的古代,竟然排在农的前边,可以说成为士在古代是多么...

  •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笨笨明愚解《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四章解读。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

  • 小瓶颈期

    日精进第40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四章和注解二遍,《京瓷哲学》第十四条,《定位》第...

  • 应对不确定时代

    《道德经》学习体悟10 道德经中不确定性 《道德经》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听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 道德经之系统思维

    #本文源自道德经第十四章的思考 道,就是规律。懂道,就是懂规律。 道德经善用比喻,如何形容道?对于道来说,用能见的...

  • 微妙玄通:学习《道德经》体会(16)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五章 ) 《道德经》第十四章,老子为我们描述了“道”的样子,阐述了怎么“执古御今”。 我...

  • 百鬼夜行之古战场火

    死去的士兵的怨灵化成的鬼火,他会去找自己丢失的头,这种火是不会伤人的。 古代士兵的战功都是按头算的,所以死去的士兵...

  • 向退休老干部致敬

    社会历来分为两种,上层社会与社会底层,就像魏晋的士族与庶族。我些许认得几个字,算不算古代的士呢?不知道。但我...

  • 牧童眼里《道德经》(63)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四 古代的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gd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