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读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印象特别深刻的有几篇,《哑奴》是其中一篇。最近无意又一次翻开这本书,被故事里哑奴再次感动!
影响几代人的经典故事里首先出场的是哑奴的大儿子,8、9岁孩子,不及凳子高,在财主家里做工,有板有眼又有礼有节,他小心翼翼为客人撒香水、泡制茶水,有条不紊地串肉烤肉……在三毛为感谢而塞给他200块的第二天,哑奴敲开了三毛家的门。一个没有人身自由更没有财产的奴隶,没有心安理得直接接受,礼貌地再三要退回别人的施舍,比起作威作福而又无礼的土著—撒哈拉威人不知强出多少倍,哑奴第一次走入画面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之后,哑奴会晚上偷偷地给三毛家送点青菜,一个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却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尽己所能回报恩人,无论回报多少,他的心里没有仇怨。哑奴好比夜空里的一颗星,点亮了人性的光辉,他拥有丰富而善良的内心,他的贫贱只是物质层面的。
我的女神-永远的三毛再一次交集,是哑奴作为全沙漠手艺最为出色的泥水匠,被三毛的邻居请来盖房子,虽然他一分钱都拿不到。三毛怜悯他吃的是山羊都不吃的干旧面包,在50多度烈日酷暑下无处藏身,请他到家里,给他准备了橘子水、软面包、乳酪、煮蛋,然而哑奴除了只喝一点点橘子水以外,其他食物一概未动,他用手语表示想带回去给自己的女人和3个孩子吃。一边是想都不敢想甚至从未品尝过的美食,一边是家里的白痴女人和年幼的孩子,一个在撒哈来威人看来连猪狗都不如的奴隶,以自己最为原始的本能爱着他的妻子和孩子,饥饿的他舍不得自己去独享,只要妻儿能享用了就是他的幸福。
哑奴只是不能开口表达,谁在他内心里的位置不言而喻,他比那些心智健全却自私自利的男人强很多。
没有人身自由的哑奴之前与一对夫妻吃饭,妻子几年前因健身受伤失去语言功能,丈夫在妻子成为哑巴后,不离不弃,更加呵护和关爱她,不愿妻子受一点点委屈,各种应酬都带着她,让她不要与社会脱节。每天打开手机,各种小三情人之类的狗血新闻扑面而来,社会病了,还是人病了?
在三毛与哑奴的交流中,三毛希望哑奴能获得自由,故意说他不如天上自在的鸟儿,而哑奴指指自己的心,说他的心灵是自由的。哑奴还懂星象,在地图上可以找到撒哈拉、西班牙。
一个被撒哈拉威人捉来做劳役的奴隶,从未受过什么教育的文盲,有着自由的思想,丰富的内心,善良的本性,还是一位出色的泥水匠,会管羊,接生小骆驼,而他却没有自我,他不属于他自己,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公平!
三毛和荷西拜访哑奴家时,一贫如洗的帐篷里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场面,孩子们偎在父亲的怀里,妻子害羞地背坐在一旁,三毛带来了面包,哑奴马上递给她的太太。一个白痴太太,在这样贫瘠的家庭里,可以得到丈夫全力呵护、全心的爱,也算是命运的补偿吧!
哑奴悲惨的命运并不止这些,在有人要买他去管理牲口的时候,他成了财主之间交易的商品,被人手脚绑住将卖到别的地方,无能为力的三毛本能地迅速跑回家,拉下自己心爱的沙漠彩色毯子,连同家里仅剩的钱悉数送给呆若泥塑的哑奴,这时的哑奴跳下车子,连哭带嚎抱着毯子疯似的往回跑,快到门口远远地张开彩色缤纷的毯子,用力把毛毯裹在白痴太太和孩子身上,让太太摸毯子有多柔软,把三毛给的钱塞给他的太太……
有爱的一家人哑奴,把自己仅有的东西全部都给了他深爱的女人和孩子,这副充满亲情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么有温度,那么令人感动!正如文中说的,哑奴并非穷的一无所有,他还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