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茶馆
十年寒窗,一朝成败。每个深夜苦读的学生都希望能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其实,中国的每一所大学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复旦大学创始人的故事。他是晚清人却是一个精通8国语言的博士。他一生经历5位皇帝见证6任民国总统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这些历史上的大人物都对他尊敬不已。他周旋于各国谈判之中,为国家赢得5亿元的海军贷款。创办复旦、给国家捐款,一生都在救国。然而,他却被国人骂作卖国贼。他的母亲至死都不肯原谅他。他一生的功绩,足以让每个人敬佩。他的名字,叫做马相伯。
1840年3月6日江苏丹阳的一对信奉天主教的夫妻,生下了一个小男孩他们为襁褓中的婴儿做了天主教洗礼,这个小小的天主教徒就是马相伯。
马相伯从小就非常聪慧又十分好动,生下来就各种调皮捣蛋闹得家里永无宁日。他的父母索性就把他早早地送入私塾,想让私塾里的先生管教他,没想到的是进了私塾,他更如鱼得水,照样调皮捣蛋。更让先生无语的是他一边调皮捣蛋,学得还比谁都快。往往别人还未记住的东西他已经倒背如流。
☆到了1851年12岁的马相伯已经不满足于在私塾学习了,他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于是他决定要去上海求学,那个时候不是现在,没有高铁没有汽车。从江苏到上海有足足200多公里。但打定主意的马相伯硬是依靠惊人的毅力,徒步走了11天走到了上海把家里人都吓了一跳。在上海的徐汇公学,马相伯博览群书在别人还在为某一门学问苦思冥想的时候他已经在攻读哲学、神学、天文这些艰深晦涩的学科。在别人还在为学习英语头疼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8国语言并且全都能熟练运用。等到毕业的时候马相伯已经成了一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深谙中西文化的大学者,于是,他就被学校聘为校长那一年,他31岁。
马相伯在科学和语言上的才华整个晚清都屈指可数,所以他渐渐地也开始有了不小的名声。1876年的时候李鸿章邀请马相伯一起去搞洋务运动,这和他的理想正好契合,于是,他果断辞去校长的职位跟着李鸿章干两个人亦师亦友。不过,那时候的清政府日薄西山马相伯就是再有本事也拯救不了,不但拯救不了,因为马相伯是天主教徒跟洋人走得很近,马相伯想要做点好事反而会被其他人猜疑。1886年,李鸿章为海军经费发愁到处都找不来钱,这时候,马相伯提出从美国贷款用贷款的钱建一所银行。有了这个银行不但能够解决海军军费问题还可以为洋务运动提供资金。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李鸿章欣然答应,派他赴美筹集资金,马相伯精通外语平时跟洋人打过很多交道,所以马相伯到了美国,美国人也很给他面子,在他的争取下竟有24家银行承诺愿意向清政府提供贷款总额达5亿之多。马相伯非常高兴可是没想到的是在他千辛万苦募得巨款后清政府竟然不要!他们给的理由是:这个贷款怎么可能这么多?八成是你马相伯卖国求荣和洋人暗中勾结了吧?就因为这么一个荒唐的理由清政府竟然明令拒绝了这笔资金给钱都不要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清政府愚昧短视,不肯在国防上花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开着原本中国向英国订购的战舰过来攻打中国,清政府大败亏输甲午战败之后,就是耻辱的《马关条约》。马相伯辛苦贷款来的钱被清政府拒绝已经让他很生气了更让他生气的是,因为海军不行打了败仗割地赔款,他还必须陪着李鸿章参加亲眼见证这个屈辱的时刻只因为他日语也好,要帮李鸿章当谈判翻译。在那张小小的谈判桌上,马相伯内心愤恨难平。和李鸿章一样因为《马关条约》的签订马相伯这个为了中国的海军远渡重洋从美国贷款5亿的人这个最爱国的人也被当成了卖国贼,全中国的百姓都唾骂他们骂他是天主教徒,骂他会说多门外语,骂他是李鸿章的私生子,骂他是外国人的走狗。外人不理解他也就罢了,最让他痛心的是他的亲生母亲也误会他,无论他怎么解释他的母亲也不肯原谅他,甚至他母亲在临终之前都不允许马相伯来见自己最后一面。在母亲葬礼上马相伯心灰意冷,为什么他一心为国换回的却是天下人的唾骂和母亲对他的憎恨?万念俱灰之下马相伯离开了官场。他知道自己的官就算当得再大也救不了这个烂到了根的清政府,他要用别的方法拯救这个国家。
☆马相伯想到了教育他觉得只有教育,才能打开民智才能彻底地让中国人站起来正好,那个时候在蔡元培的介绍下当时有不少学生,来找马相伯求学马相伯看着这些学生求知若渴的样子,便决心兴办一所学校,马相伯当时已经年过花甲了但他还是把自己全部的家产——3千亩田全部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给它起名叫“震旦大学”“震旦”是梵语中“中国”的意思同时又有“东方日出,前途无量”的含义。
1903年3月1日,震旦大学开学在蔡元培的宣传下学校声名远扬,无数的学子从全国各地赶来。梁启超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祝贺道:“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可是,学校建了没多久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马相伯自己虽然是天主教徒,但是他兴建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救国,所以他处处维护学生的思想独立和信仰自由,坚持不宣扬天主教。然而,震旦大学的老师却有很多是天主教会的,他们想把震旦大学变成教会学校。他们不能接受由教会开办的学校,学生竟然敢不信教。马相伯一再维护学生的自由那些“洋教士”就一再跟他冲突。最后,他们以“养病”为由强行把马相伯架进医院。然后让法国的一个神父代替他当校长,还修改校规和办学方针一切以教会为先。得知真相以后,学生哗然,他们之所以来这所大学,就是想要学成以后,改变国家救亡图存不是为了当什么天主教徒。于是,学生们纷纷退学。同学们还在医院找到了马相伯。一见到马相伯,他们就跪下说:“校长,我们没书可读了。”好好的一份事业都被外国人搅黄了但马相伯依然不打算放弃。国家再穷学生们也要有书读!即使他已经身无分文了他还是决心另起炉灶重建一所独立自主的新型大学。虽然他已经垂垂老矣马相伯依然为了这个理想东奔西走,老着脸四处求人帮助,那时候的上海人常常能看到这个65岁的老人,拄了一个拐杖,颤颤巍巍地四处奔波、演讲筹钱。大家都被他的精神感动。在严复、熊季廉、袁观澜等,一众社会名流的帮助下,马相伯又筹到了钱。于是,在一个废弃的提督衙门,一间破破烂烂的屋里,一个老人领着一百多个学生,没有桌子、没有椅子只有孤零零的一块黑板,建立了复旦公学也就是现在复旦大学的前身。
马相伯老先生的一生都在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的岁月里度过,似是一种天意,他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感情与奉献一如他的信仰那么纯粹和无私。在他晚年,这位爱国老人受到了全民族的尊敬,以致1939年全国各界向南遥祝他百岁生日,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成了整个民族的祥瑞!老先生有句名言,颇有些遗憾与无奈,在他生命的尽头,有人探望他,他说:“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我是揽小胜,认真做杂志。举爪支持一下吧~(ง •̀_•́)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