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安眼点睛一一散文构思注意之二
眼睛心灵的窗户。传神写照尽在眼睛之中。戏有戏眼,散文也有文眼。安眼点睛实际上就是一条凝缩形象,代替深刻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的艺术原则,这也是中国传统散文的原则。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安眼点睛在散文构思中也是重要的一环,强化点睛,分成二部分谈。
首先谈安眼。散文的眼是作者在打通艰涩基础下,是作者经过深沉思考高度概括。把作品思想艺术的结合点,文章情和景的聚焦点。散文不全有眼,只有好的散文才有眼。准确安眼,文章的意境有了依托,艺术的氛围有了限定,感情的流线有了归缩,读者审美情趣有了导引。
眼的安设有二种,一,叙述和描写的文眼。二,议论和抒情的安眼。大家感到文眼的力量,感到它导引读者审美形象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眼有点象小说创作的注意中心。作家安的眼实际是创作了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引起读者想象审美刺激物。克罗齐说,艺术家的全部才能,全部技巧,就是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
在散文中安眼重要,点睛更重要。眼安的好,睛点不到,眼会黯然失色。
点睛是画眼的最后一笔,也是最精采的一笔。眼可以安排在文章之首之中,点睛只能在文章结尾。
点睛对艺术的诠释,要把作家在立意过程中的独特发现,见解表现出来。把作家画眼过程中略视端倪,但是又没有全披露的全部揭露出来。
从布局看点睛是作家感情递进,层次推眼的结果。实际上是作家呕心沥血,凝神集想获得的结晶。是构思中最闪光的核心,是心目中清楚的指向点。只要一点,意境就沼然惹决,审美情趣豁然开朗,获得一种美的欢悦和陶冶。
点睛需要什么途径?
第一种,由浅入深,补完题蕴。(杨朔《荔子蜜》。第二种,由隐到显,醒明本旨。(朱自清《荷塘月色》)第三种,变直为曲,拈出俊语(不是警语,是妙语很含蓄)(杨朔《雪浪花》)第四种,画虚为实,翻出画面。(朱自清《春》)
只有点好睛,文章才有风韵,中国人叫做“卒章显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