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2018总结

我的2018总结

作者: 梅瑞娟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20:43 被阅读0次

            2017到2018年,我在哈密开往洛阳的火车上跨过,2018年到2019年我在山西运城的五楼教研室跨过。

            2018的最后一晚,有米酒,有坚果,有《昆虫总动员》和《悬崖上的金鱼姬》,最重要的还有一群可爱的大人和小人们。第一次觉得处于这样的场合中是舒服的,是发自内心感到愉悦的,是能让自己看到自己的。   

            或许,只是因为长大了,很多小时候斤斤计较的感受不在乎了,但更多的应该还是——成长。

            西域,虽然只去了哈密,伊吾,盐池,可是这一年多少次魂牵梦绕着他,吹着运城的风会想到那里的风,抬头看到蓝的透亮的天会想到那一日的紫光满天,无意中瞥见某家餐馆有“馕”会想到“艾热买提江馕店”里的面包馕以及维族人、哈萨克人自己打的馕……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西域喀什》中提到“灿如火炬的胡杨林”,那时,我们四个女生如此大胆的步行穿梭在胡杨林中,可惜也仅仅见到一千年的小胡杨,后来在朋友给我发的照片中才见到余老形容的“胡杨”。

    一千年胡杨林区 六千年的胡杨

            这份回忆,这些怀念,无非就是一遍遍地在证明,我跟新疆,这个神秘的西域有过链接。而2018,我与南明,我与运城国际学校有了更深的连接,有了更深的交集,2018上半年的一切好像就是为了加入南明而做准备,一切好像是冥冥中注定了的。刚好此时相遇,刚好此时毕业,刚好此时选择。

    大地明师,明日之师

            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看着周围同学都在匆匆忙忙准备简历、面试、签约,我却停了下来,用半年的时光与洛师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热恋。大学四年,只在洛师待过一年,那是刚搬来的季节,泥泞的黄土路、挂着吊瓶的小树苗,崭新却盖满灰尘的青砖白瓦,带着对老校区深沉的怀念与不舍,我并未真正走进她。后来,参加洛阳师范学院教务实践科承办的“2+1+1实验班”,带着些许庆幸,我离别了她,踏上了一年半的实习顶岗之路,每次都是踏着月光,风尘仆仆而归,更是未曾好好看过她。只是偶然一瞥间,发现那些挂着吊瓶的小树苗似乎有了挺拔之姿、各路花儿也使尽浑身解数散发她们的芬芳。突然就想到木心的一句诗“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峰回路转地颓废”,与其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认真地勾引着我,倒不如说是我在有意无意地撩洛师的一切。或许不舍大学生涯就这么结束,或许仍旧不安于现状,最终我选择加入“大地明师班”,一个由中国教师报和洛阳师范学院合作创办的教师教育创新模式,通过“百人百天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田野精神的“明日之师”。

    《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故言德者,曰善美,曰正大,曰光明,曰纯懿。君子之修也。又曰:大哉乾元。夫大者,谓之道,谓之天,谓之地,谓之人,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者,是大也。进而言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之所存,德之所存也。于是大地明师者,是言师之德、师之道也,不亦壮乎?又以言明者,明朗也,明切也,明绚也,明洁也,明慧也,明正也,明后也,是师之本、师之用、师之形、师之貌、师之智、师之体、师之望也。非如此,不足以言师者,惟如此,始可以言师也。其言师者何?大地明师者也。

            “大地明师,明日之师;教育报国,舍我其谁!”当时只道这句口号的气壮山河之气,现在却有一种恢弘的志士之气。回顾这一百天的学习,我真的改变了什么吗?

            每日一篇学习日志,由最开始的抗拒,“虽然平时爱写日记以记录生活的点滴,可是在各路作家以及众多文科生面前,我一个理科生的文笔得多蹩脚啊!不行!”到开始写了后的痛苦,“为什么是同样一天的学习经历,别人都能写的那么精彩,那么妙笔生花,我却连记录都如此的艰涩无味!不行!”到后来的迷茫,最可怕的不是我不行,而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再后来与褚老师沟通,与其他同学聊天,首要突破的就是一点一点找到自己,做回自己;然后开始观察那些写的好的学习日志是如何架构的;然后经过王红顺校长的培训,夏书芳校长的鼓励,一天一天的坚持着;最后当看到所有的日志汇聚成独属于我的一本书,也是我的第一本书《师之志》时,那一刻才真的敢相信,我能行!

    人生的第一本书

            对于三尺讲台,我一直都抱有一种敬畏之感,所以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我是一定不会主动站上去的。但人生的很多事情并不会留给你充足的时间等你准备好了再上场,更多的是硬着头皮,一边战斗一边学习。在大地明师班组织的游学访学中,我有幸登上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报告厅上了一场公开课,那一天,柳柳同学痛心疾首,“我们仰望了星空,可是我们为什么无法踏实脚下的土地?”因为那一节公开课,是我们四人数学小组一直熬夜备课到凌晨四点磨出来的,可我的课是如此的糟糕;那一天,是我22岁生日,可我却无法面对这满车的师生。

    杜郎口中学报告厅

            后来在洛阳地调中学的跟岗实习中,我们被告知每人需要准备一场公开课,我的那节公开课的时间刚好邀请了地调中学的校长以及大地明师班的各位导师们听课,然而我并没有从杜郎口那节汇报课中走出来,这注定要弥漫着失败的硝烟。那节公开课后,我彻底迷失在这三尺讲台中,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我能当好一名老师吗?当我失去力量时,我总会寄托在一些其他的事物上,或人或物,以前是路飞,这一次我却躲在了《王钢微言》里独自流浪,“谁不是熬过了长夜,才见到了日出?不算啥,继续笑!”我刚开始以为是小编的回复,特别感谢他给我一席之地,暂时存放了这无处安放的丧,后来才知道竟然是王钢老师本人,巨大的感动冲刷了所有的自我否定,留下了不甘以及跃跃欲试的再战之勇。

    路飞

            如果说,这一百天,真的给我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除了上述提前历练失败的课堂之外,唯一值得津津乐道的便是见到众多有教育情怀的一线老师,比如:诙谐幽默的王钢老师,温柔智慧的李迪老师,表情包张宏伟老师,谦谦君子侯超老师,十面埋伏穆培华老师,以及博览群书的魏智渊老师,还有他的那所在外观上与洛师尺码高度相同的学校——运城国际学校,一所让我无数次感动的干净校园。是这些见闻让我看到了教育者的另一种姿态——美好的、快乐的、智慧的,我内心深处那份对教育的热爱突然就被激活了,我不再讨厌成为一个教师,甚至期待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一名真正会爱学生的教师,梦想成为孩子心灵的点灯人。

            如果说大地明师研习班为我播撒了一颗教育情怀者的种子,那毕业后来到我理想的教育王国——运城国际学校则是为这颗种子提供了肥厚的土壤,让它真正生根、破土、抽芽。

    鲲图南,秋水畔,明月映千川

            我与一座城市的纠缠总是始于泪水也终于泪水,大学第一次离家奔赴远方求学,整整七天的泪水才让我敢于与洛阳一隅触碰,而暑期来到运城,仅用了三天的泪水,就终止了一切的陌生感。

            在运城国际的这半年,每到周五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踮起脚尖,巴着这一扇比我还高的窗户,窥探眼前的这片世界。这片世界让我得以模仿一种“上帝的视角”并获得一种孤独所带来的快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很复杂,我既可以保持我独立的思考,又可以体会放假给这个世界里的人带来的惬意。因为孤独,可每天都有那么多的话想说,于是我开始写简书,找到了思考与表达之间的一种平衡。

    眼前的这一片世界

              后来,在王钢老师的一篇文章里,找到了我那复杂感觉的最佳描述:“我一直渴望勇敢而真实,那么,深呼吸,用最猛烈的孤独开始我伟大的探险吧!

            是的,我一直渴望勇敢而真实,在运城国际的这半年,我用我最猛烈的孤独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探险。

            这半年,可以用“一个问题解决者的初级修炼”概括,这句话,来自于魏校,但真正的学习是来自于整所学校的老师们,这是一群用一群人的孤独开启一段又一段的伟大探险的老师们!

            而我的修炼依然是这三尺讲台,站在南明数学课程上的三尺讲台。

    第一次精心雕琢的PPT

            最先遭遇的便是“南明数学”的课程框架,要“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可是我还不知道如何“像数学家一样思考”;要让学生“发明数学、创造数学”,可学了那么多年我也不知道数学符号是被哪些前辈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被创造出来的;要让知识在课堂中通过师生对话自然而然迸发出来,这些对于我来说,真是好大的诱惑,我想,如果我真的修炼成了南明数学老师,那再也不用担心数学课无趣、令学生畏惧了,我想我也会喜欢我这个数学老师的。

          于是,带着忐忑、兴奋、期待走上了这三尺讲台,带着一颗最真诚的心与我的小青竹、小星星们一起去创造数学符号、命名数学语言,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教室里荡漾,学生直言超级喜欢上数学课,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如此着迷、如此期待下一节课的碰撞。

            教学相长,我跟随着他们一起成长。第一次家长开放日,我的课堂得到众多家长的喜爱;第一次公开课,有幸邀请到南明数学的创始人王志江校长指导,我第一次深入地了解南明数学真正想做的以及想走的方向;还有平常那一节节数学课,都帮助我再次站稳了这三尺讲台。

    第一次家长开放日·角

            当这些掌声送给我的时候,我的冲突也越来越大。究竟什么是南明数学,如何才能上好一节真正的南明数学课?即便除去南明数学这层外衣,我目前的课堂仍有非常多的问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几乎重复上演了所有可能会出现的课堂问题,比如:备课不知该备哪些内容、备课速度过慢,经常备到凌晨以后、课堂重难点不清、重点知识点讲解不透彻、课堂效率低,学生思维散漫、个别学生因为畏难情绪不愿意学数学而我束手无策......还有无数次不敢面对教学问题的崩溃,但特别温暖的是,每一次处在崩溃的边缘时,总会在共读或者微演讲时找到共鸣,那些老师分享的某句话或某些事情又刚好给我接着向前走的方法与指导,魏校也一直在分析“问题解决者”碰到困难时,会先剖离情绪,然后全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与其说这些温暖来得刚刚好,倒不如说像我这样处于崩溃边缘是这个学校老师的常态,所以那些看似孤独的一群人随便的三言两语,便能给人最猛烈的力量!

            带着这些温暖,我渐渐放下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从迷茫中找到依靠——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缺少方法(魏校经常说)。从课堂到作业到测试,我跟着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一点一点向前走,从他们身上我更是看到了问题解决者的姿态,而我在前辈们的帮助下也成为了几次问题解决者。

       

    宇竹的“黑暗时刻” 宇竹的阳光时刻

            这是宇竹,一个需要不断被看见,不断被肯定的男孩,他有点不相信美好,一遇到不舒服就会采取极端的发泄方式,我用一学期的对话让他渐渐相信他是这片青竹林中那棵独一无二的小青竹,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摸索大学时的一个命题:慈师与严师,哪个更好?现在我似乎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慈师与严师,只是一个度,一个平衡点的把握,而且在不同的课堂中需要不同的“面孔”,这个转换的前提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

    悦竹 瑞竹 璇竹君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青竹教室里上演,后来我又开始与一群小星星们开始另一段对话之旅,在这个转折期,我其实特别愧疚,因为自己没有及时处理好这一关系的转变,让很多孩子留下了泪水。但我真的非常感谢这群可爱的小青竹和小星星们,谢谢你们给我的爱和无限的包容。

    魏校看过的部分书

            在运城国际,每天还上演着有关书、音乐、画画、吉他的故事,曾经那些偷偷找个角落看点书的上进心在此处随意安放,不再担心我跟别人不一样,不再因为偶尔涂描路飞而被大惊小怪,高声赞赏。在这里,我不断地拥抱美好,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的舒服,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第一副国画作品

          2018就这样在莽莽撞撞中过去了,2019年,我会继续在运城国际修炼,继续拥抱更多的美好,继续遭遇我课程里的“至暗时刻”,继续行走在“问题解决者”的修炼道路上!

    课程的力量

              仁为先,识自然,学圆惑为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2018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jg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