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9-17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9-17

作者: 高逸木 | 来源:发表于2021-11-22 20:57 被阅读0次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从子夏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了孔子的形象,远远地望上去,庄重而威严,靠近他能感受到他的温柔敦厚,厚实而可靠,听他说话则有力而中肯。孔子的形象就是远远看上去有点害怕,不敢靠近,一旦靠近了他,又非常愿意跟他待在一起,特别喜欢听他说话。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君子要取信于民,这样,才能安排吩咐他们去做事,而没有有抱怨,否则他们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而充满逆反心理。

君子要取信于领导,这样才能进言献策,否则君主会以为在诽谤他,否定他而不加以理睬,反而会怪罪于谏言者。最后结局就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这句话是不对的,大得不能逾越,小的德行方面也不可以过于放纵。小不忍则乱大谋,千里之堤将毁于蚁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君子慎独。

19.12:  这一章子游挑子夏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然而,宋·朱熹说:“言君子之道,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教。但学者所至,自有浅深,如草木之有大小,其类固有别矣。若不量其浅深,不问其生熟,而概以高且远者强而语之,则是诬之而已。”教学确实是要由浅入深,要根据学生能力而量所学的内容,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习与文化知识让自己用厚实的能力去为官为政,做了官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以致用就是学习让自己有更好的为人服务的能力。

19.14: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葬礼上的哀之表现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种类吧。莫非自己的至亲,有发自内心真诚的哀,是难能可贵的吧?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游对子张的所作所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已经难能可贵了,不过还没有抵达完美的境界。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曾子眼里的子张堂堂正正,很有作为,品行端正,他认为自己高不可攀,很难与他并肩齐行,走在行仁的正道上。

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曾子听老师说,一般人都没有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这个曾子真是个木头疙瘩,不懂真情,估计他自己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说出这样的话来。

相关文章

  •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9-17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从子夏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了孔子的形象,远远地望...

  • 学习有法

    读《论语》感悟(198) 读《论语》到“子张篇”,估计孔子已去世,这里不再有孔子的金句,全是其学生子张、子夏、子游...

  • 学习《论语》感悟《颜渊》篇9-17

    12.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一个国家的百姓富足,国王富足,百姓不富足,国王也不能富足。...

  •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18-25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的确三年不更换父亲任...

  •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1-8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士”,就要具有忠、义、孝、敬四种美德。 1...

  • 《论语》子张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记得牢固,针对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思考...

  • 《论语·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论语——子张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

  • 《论语》子张篇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大意】子夏说:“君子在...

  • 论语——子张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9-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jy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