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1-8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1-8

作者: 高逸木 | 来源:发表于2021-11-21 22:58 被阅读0次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士”,就要具有忠、义、孝、敬四种美德。

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持有高贵品德却不能弘扬,信守道义却不能始终坚持,这种人,有他无他无就所谓了。

19.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君子能够做到尊重有贤能的人,而且能容纳普通老百姓。赞赏嘉许行善的人,而同情没有做到行善的人。这是说君子的气度胸怀的博大和对待众生的慈悲心怀。

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小小的技艺肯定有它的用处,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让你在十里八乡有点名望。但若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不能靠仅有的手艺和技能,还要着眼于大处,学习更通透的大道,遵行有道义的原则。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每天能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都不忘自己所掌握的,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学习要日进斗金,要持之以恒。通过思考,理解以巩固加深,达学以致用。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里说是说“仁”在学习中的体现,一定要博文强记,坚持不断地学习,所提的问题要贴近于实际,又能做深刻的思考,这是对待学问的态度。求学要有持之以恒,并且谦虚诚恳的态度。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工匠只有在工房里才能做出活,完成事儿;君子在学习当中能够坚守仁道,而成就自己的志向。

19.8: “小人之过也必文。”小人在过错面前,从来不会以坦荡的胸怀来承认,表现出有所担当,相反,在错误面前,小人一定是掩盖,遮蔽,推诿,甚至嫁祸于别人也极有可能。

过而不改是为过。知错不改,反而加以掩饰,这样的行为是错上加错,实在很不明智。

相关文章

  •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1-8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士”,就要具有忠、义、孝、敬四种美德。 1...

  • 学习有法

    读《论语》感悟(198) 读《论语》到“子张篇”,估计孔子已去世,这里不再有孔子的金句,全是其学生子张、子夏、子游...

  • 学习《论语》感悟《颜渊》篇1-8

    12.1:“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让自己心灵得以净化,克制自己内心的争斗,让自己内心归于平静,安详,仁慈。 礼:...

  • 学习《论语》感悟《为政》篇1-8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要以德为靠山,以德为基础,以得为原则,以德为根本。 ...

  •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18-25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的确三年不更换父亲任...

  • 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9-17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从子夏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了孔子的形象,远远地望...

  • 学习《论语》感悟《宪问》篇1-8

    14.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好胜,夸耀,怨恨,贪欲,这四种恶行都没...

  • 学习《论语》感悟《季氏》篇1-8

    16.1:“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患不安。” 贫,并不可怕。只要安定,勤劳就一定能够改善贫困面貌。但若患不均,就是...

  • 《论语》子张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记得牢固,针对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思考...

  • 《论语·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论语》感悟《子张》篇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jy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