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会比同龄人跑得更快,对于一件事物学得更快,认知更深刻。我们常打一个比喻说知识是水,容器是认知水平,容器能容纳多少水取决于认知水平的高低。

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佼佼者把80%精力用来学习20%最重要的东西,而普通人正好相反。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把一生中学习的课程分为三个级别:公共基础课提升执行能力,专业必修课提升专业能力,通用必修课提升结构能力。
我们每天接受到海量公共基础课,却在专业必修课没有足够精进,没有在认知事物底层结构和思维上没有太多突破,只停留在浅层认知,不愿挖掘背后根源。于是用战术努力掩饰战略失败。
正如查理芒格提倡的建立多元思维模型,而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单独独立,结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软实力。这项能力看似无用,实则大用。
同样读完一本书,或许可以快速画出思维导图并讲解书中重点内容,以及深刻理解、启发,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并应用。也或许停留在看了一遍。认知不同,效果不同,而差距也就这么拉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