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作者: 国瑞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05:54 被阅读86次

    书名:把时间当做朋友

    作者:李笑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2016年第一版

    印次:2016年第10次印刷

    一个难得的人分享难得的经验,帮你打开心智,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进而让看过此书后的你能明白如何获得高效的人生。

    困境

    “没时间了”是每个人即将经历或者是已然经历的,没有例外这尴尬一旦出现,必然压力巨大无比,而且来自四面八方。这种巨大的压力所造成的恐慌,往往可以使当事人做出荒诞不经、让其他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自相矛盾、自我欺骗、孤注一掷、痴心妄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评论:我以前就是这个样子的,以前做事经常到不得不做或者最后期限才去做,结果却总是很差。以后要提前完成任务,改掉这坏习惯。

    恐慌

    教别人思考则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最好方法。自由学会正确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没时间了”其可怕程度无异于死亡。

    解决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发顽固,直到最后,他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蒙蔽一个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长的能力。

    时间不可能被管理。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他就是你的敌人。

    第一章醒悟

    得到了反思能力的人类最终创造了语言,发明了文字,形成了逻辑思考能力,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

    你的大脑不应该成为你的主宰,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一分清主仆很重要。

    要认识到“无意识地受大脑控制”与“有意识的控制大脑”之间的区别。

    无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立即作出反应。

    有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反应。

    这就是所谓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跟这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2何为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综合,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

    心智可以发展,可以培养,可以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

    3我的案例

    “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只有学到了,才能体会到他的真正好处。

    只有拥有无与伦比的打字速度,才能体会到打字速度快的好处。

    统计学是现代科学所有领域所必需的数学知识。统计学的优势是可以排除感情因素,用冷冰冰的数字展示现实。

    “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他从来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的去学了,,许多年后,自然而然就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了已有技能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采取同样的策略一管他有什么用,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也会自然而然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与之相反的是,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难以更易,最终面临同样机会时,还是会拒绝学习。

    第二章现实

    1速成绝无可能

    大多数人对自身的满意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这大致是不再“无知无畏”造成的,从那时起,一个人慢慢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进而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斗、挣扎,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至恍然大悟或者误入歧途的时间一30年。

    在这漫长的三十年。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一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只有一个起点一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

    2交换才是硬道理

    “我要”的欲望恰恰因为无法获得而熊燃烧。情况更恶劣的时候,那欲望之火甚至可以烧掉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以至占用原本用于努力的时间,陷入死循环,无法挣脱。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足够的努力和勤奋,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一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话一些时间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商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一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3完美永不存在

    没有人能一上来就能做好一件事,但是时间久了,才能把一件事做好。一开始接受很差的自己,去做去积累。

    4未知永远存在

    对未知的恐惧早已根植在人类的基因中。人们害怕未知,一切未知的、不可知的因素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感。

    未知像是复利的魔力一样,未知的数量将以几何级数飞速增加,一这就是未知可怕的根源。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一未知永远存在。而后我们只能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当人出现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做借口。而不去学习当下的技能,也不去选择梦想的职业,结果可能还是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毫无竞争力,最后不过是一切清零、从头再来。不少的人被他们真爱的梦想一点点毁掉。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一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优秀的人特征: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深处良性循环之中,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6与时间做朋友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百分之百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要醒悟一没有其他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

    第三章管理

    1估算时间

    错误估算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候世达法则: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分辨任务的属性一他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陌生程度),在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好呢?比“越早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一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的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

    有四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一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四个字发挥不了作用。

    “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某一点,而是朝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一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3直面困难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合理的时间安排是: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下来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人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人都喜欢被奖励,讨厌被惩罚。

    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彭都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找一天出路”。

    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源自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4关注步骤

    任何事都要考虑三个方面:内容、原因、方法。

    内容和原因都已基本确定,思考就剩方法了,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的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有一个人独立完成。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是一个人变得踏实、现实。

    5并行串行

    为大脑打造“多任务操作系统”。

    6感知时间

    做时间事件日志记录。

    7记录开销

    8制定预算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养成任何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某个时刻终将其乐无穷。

    9计划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

    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分清楚是我的想法还是我的大脑的想法很重要。

    只要不停的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10列表

    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是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

    11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楚流程,再靠近一步实践把他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12预演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越是关键。只有经过大量预演或练习,我们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

    “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努力的方法,就是在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工作。

    13验收

    缺少验收机制会是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

    第四章学习

    1效率本质

    “学习”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

    2基本途径

    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体验”

    比“体验”在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的多获取知识手段是“观察”。

    体验、试错、观察都有局限。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3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的说,“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4经验局限

    所有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一经验主义。

    5只猴子的故事启发:语言、文字及逻辑思维非常重要。

    在无法突破个人有限经验的情况下去理解周遭的事物和人,甚至会带来惊人的灾难。

    我们根据自身经验完全无法想象他人的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

    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信息造成的。

    5自学能力

    大脑存储的信息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会贯通”

    写作能力: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具体标征: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应对方法是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的疑惑: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一“反刍”。

    第五章思考

    1勤于思考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人们对逻辑学习的忽视,以及对自己在逻辑上的欠缺少有自知之明。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

    2思维陷阱

    导致人们犯下这些逻辑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他所有的基础概念。

    永远都是那些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的思考。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的和逻辑上的错误,由此引起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是心理问题。

    3因果关系

    人与人之间不沟通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人们普遍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

    一个人的心情会影响他的免疫系统。

    4相关命题

    每天有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

    5举证责任

    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典型的“逻辑错误”。

    6案例局限

    要时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

    8张冠李戴

    9反思能力

    光想是没有用的,因为反思的结果并不一定有价值,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如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10克服恐惧

    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他就是强的,如果是弱的,那他就是负数。

    11辅助工具

    从今天开始多读一点书,多学习一点东西。尽管学东西对任何人来讲都不容易,但只要坚持,大多数技能都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

    第六章交流

    1学会倾听

    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

    甲把乙说的话完全理解成另一个样子,甚至可能与原意相反,。这也就导致另一种让人无奈的现象产生:只能看到想看到的,只能听到想听到的。

    除了时间之外,人生中大多的局限来自自身。

    交流进行的每时每刻,已知信息都在起作用,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决定了交流过程中的“理解”的质量。

    大多数人在未经训练情况下,在听过程中只有两种状态一接受或排斥。

    有效倾听、有效理解的关键在于那些隐含的信息。那些隐含的信息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到的一动用自己多余的脑力想到的。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逻辑混乱,并不是因为逻辑这东西太难学,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愿意去想,一觉得“想”太麻烦。

    2说与不说

    通过学习和积累成为能说那话的人。

    3交流守则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一退出讨论。

    4正确复述

    为了保证顺利沟通,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反馈机制。

    发送者一编码一传递一解码一接收者一反馈

    5勤于反思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做所有事实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

    在运用已有经验的时候,怎么小心都不过分,俗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就是这道理。

    观察和阅读是有效扩充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

    第七章应用

    1兴趣

    做好了才有兴趣,进入良性循环。

    2方法

    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坚持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3痛苦

    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和抹杀人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在痛苦时候利用心智力量转移注意力,把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到其他地方。

    有多少人能平静对待痛苦,而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不能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记录“尴尬”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有能力运用心智的力量控制自己。

    4比较

    无数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

    5运气

    概率是独立于任何人存在的。

    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

    有相当数量的人确实通过“努力”改变了他们自己的运气,进而改变了他们后代的出身。

    6人脉

    所有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一公平交换。

    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

    努力需要耐心,却远比多数人想象中来的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做好长则二十年。

    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自卑

    时间才不管谁的选择或者决定是否理性,无论怎样,他都一如既往的流失。

    所有可能的扭曲,几乎全部来自于那个实际上最不可靠,但是我们有必须依赖的“感觉”。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不准确的,且是特别容易受到影响的,甚至是最不可能被误导的。

    “让别人舒服”很多时候,所谓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8灵感

    那些博学之人不见得是在“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将其写出来的,他们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并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的。

    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就可能会积累很多原本想象不到的素材一惊喜连连。

    “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是我们拥有神奇的能力一在哪怕是从最糟砸的“噪音”中一下子跳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他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做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如果那回报真的来了,他只有一个名字,叫做“必然”。

    9鼓励

    当我们不停的鼓励他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个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10效率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留出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在良好的状态下做更多的事情。

    相信我,通过一定的练习,你肯定能做到拜托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完全控制他。或者至少做到部分拜托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拥有一些控制他的能力。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的太高,同时有对达成哪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这足以体现“自知之明”重要性。

    11节奏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有那么多人幻想着“速成”的方法一他们前期松懈了太久,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如果你有过类似的幻觉,别奇怪,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几乎是人类的本性。

    12物极必反

    别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花费时间在你身上呢?因为你们之间有“相互、有“交换”。

    在决定是否给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考虑他是都值得我们帮助。同理,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如此判断。

    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一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13自我证明

    “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就算某个人确实比别人强,其他人也可能真的并没有觉察到,因为他们同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不管事实究竟怎样。

    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根本没办法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状态。但是,一旦某个人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为此有一些无聊的举动,那么他就是不仅倒霉,而且是可怜了,因为他们已经被别人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相当可悲状态之一。

    第八章积累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做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聊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期时间的积累(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怕麻烦是一种害死人的坏习惯,学习效果差,就是因为“怕麻烦”而造成的疏漏;工作成绩差,也不过是因为“怕麻烦”而偷懒所导致的。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做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

    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

    2越早越好

    年轻人相对是穷的,于是,相对来看需要更多的自制力才能抵制诱惑。

    对大多数人来说,理财的困难与矛盾来自这样一个窘境:很难很早开始,等开始的时候已经太晚。

    理财最难的地方有两个:1对自我的把控2对风险的把控

    3如何开始

    我们都是受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影响的,或轻或重,只不过有些人可以通过对心理学常识的理解去调整自己。

    对年轻人来说,努力提高自己的未来的营收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4躺着赚钱

    从现在开始刻意寻找那种可以一次性付出却能长期获得收入的事情去做。

    5自由意志

    6生活目标

    致富失败的人更容易放弃勤奋,而持续勤奋的人最终不太可能太穷。

    7注重学识

    未曾做过理财和投资的人,往往不知道很多风险的存在,原因仅仅是他们从来没见过、从来没想过。

    风险和收益一直共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与它共舞。

    8节省与否

    一切有助于帮助自己成长的开销都不能省,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一你的前途取决于此。

    9人丑就要多读书

    10被动指出

    越有钱的人“恢复能力越强,就好像受了同样的伤,身体强壮的人更容易复原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ni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