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方人,每年对过端午的意念并不是很强烈。对端午的直接感受,依旧停留在吃的层面。
小时候,每到端午,母亲便会在头一天晚上用艾水煮鸡蛋。第二天早上,鸡蛋被我们吃掉,艾水会用来洗眼睛,说有明目的功效。
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印象里只有糖的和枣的两种馅。糖是红糖,粽子的四角是尖尖的,而枣馅的粽子四角是平的,与现在商贩卖的差不多。那时候基本都是自己家包粽子,放的馅多,做的量也多。有亲朋好友来的时候,也会拿粽子招待。所以端午之后的几天,都是有粽子吃的。
小孩子对甜味总是有些痴爱,糖粽是最先被我拿来吃的。第一口是吃不到糖的,但可以看到里面的糖汁。我会将粽子小心的倾斜,让糖汁流出来沿咬口浸润四周,这样再吃的时候,会感觉全是甜味。直到所有的糖粽都被吃完,才会吃枣的。
八宝的粽子及肉粽是在很久以后才吃到的,尤其是肉粽。最早知道肉粽是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里面在描写韦小宝与双儿第一次相处时,韦小宝对肉粽的印象,才知道粽子里面可以放肉的。而真正吃到肉粽是结婚以后。岳父家对门有温州的房客,有一次过端午,给岳父家送来几个,我一尝,肉的,未免有几分惊喜。不过可能是成年之后有些挑剔了,虽然咸香可口,依然不觉的比小时候的糖粽好吃。
如今粽子已不是新鲜物事,超市里随时可以买到,可看到之后却没有购买的欲望,只有孩子要的时候,才会买来给孩子吃。
我是北方人,没有粽子香味的诱惑,端午的印象也只停留在历史中和新闻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