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女神节,和我们的女同胞们一起制造惊喜,没有花有老婆饼,一起做团建,虽然时间仓促(一节课),但是笑声不断,彰显团队精神。友的花花很美,放办公室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教室的娃们在等我,每次下课都追问:“老师,下节课还是你的课吗?”开会培训多,经常调课,娃们一看见我就要追问这个问题。我说:“是啊!”马上笑眯眯不语了。像小蜜蜂勤劳地给我收发作业本、拿语文书、擦黑板、统计课堂小组得分,不亦乐乎。每次改好作业,一抬头,发现身边围绕着一帮娃,“老师,要不要发作业本下去改正错误的地方?”我点点头,于是,三五个娃乐呵呵地分发作业本,逐一核对是否改正。小帮手,大作用。太爱我的这帮娃们了。
上午连续三节课,加一个大课间,娃们都精神抖擞。第二单元刚教完,完成积累和口语交际,催交没有完成的作文。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得不断加大阅读量,增加词汇和句子的积累,激发娃们爱阅读,爱语文课的的热情。也尝试做了一些课堂改进,让学生们多讲,我当学生,尽管有时候他们讲得磕磕碰碰的,句子不甚通顺,没有关系,纠正后继续。比如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应不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出乎意料,同意和不同意各占一半人数。同意的同学觉得当班干部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既锻炼了个人能力,也增进同学们对集体的责任感。不同意的则认为如果管理人员本身纪律不够好,参与管理只会让班级越来越退步。孩子们针对论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我做观众,进行适时引导即可。每次的问题我都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去表达见解,对错与否不重要,要敢于发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下午道德与法治课,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家乡的由来。布置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所在村落名字的由来,家乡的著名景点。把课堂知识点延伸到家庭,也是家校合作的一个可探索的领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每天的练习,要求不多,每天六个字,每个写四个。一笔一画带着他们认真写,慢慢地有进步了。特别杨同学、黄同学、董同学……都有了进步。我兴高采烈表扬了他们,然后收到了更工整的作业。赞美的艺术还得继续实施。
幸福的一件事,是放学时听到的一段话语。校门前,一群一年级的小可爱微笑着和我告别:“老师,再见!”一个女生说:“老师,明天见!”好新鲜的词语,后面的同学纷纷说:“老师。明天见!”“老师,我们永远都见!”……他们有次序地走下台阶,一个女生说:“明天见是正确的哦!我们明天还来学校上课。永远见?我们会长大的啊!小学毕业我们会上初中高中,读大学啊!怎么会永远见到老师呢?”有一个娃回答:“我们有空或者放假就来学校见老师啊!不就能永远见到了吗?”旁边的同学说:“对啊,对啊!”这时候,一阵阵暖意袭上心头,为孩子们的童真和暖心所感动。每次无论在哪里碰见孩子们,老远就打招呼。还要一次次来到你面前,仰着笑脸问好。潜移默化中,教育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将来它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这个星期很忙,要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开读书分享会。计划开家长会,做学校的分享和一场家庭教育知识。要把换下来的课桌椅搬好,要把教科书腾移出来,做炒茶室。还要听课题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完成作业……
还要早点睡,每天抽空锻炼,养好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