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7-28

2018-07-28

作者: S莒县城阳街道第二小学车贵珍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11:11 被阅读2次

“胃胀、胃疼怎么办?”“请用斯达舒胶囊”这是胃药的一句广告词。在知识和能力失调的状况下,苏霍姆林斯基很形象的打了个比喻,就像孩子得了胃病一样。那怎样才能疏通“胃病”呢?读了这段广告词后,我从三方面做了总结:第一:首先让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然后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我觉得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从小让他们看动画书、故事书,家长多给孩子讲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再者,我觉得一些漫画书也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很多家长是非常反对的孩子们看这一类书的,他们觉得上面没有字,能读什么书!我在书店里就遇到过一次,一个小女孩哭着喊着让爸爸给她买漫画书,而爸爸竟当众批评孩子,并大踏步地往书店外走。我觉得这样的书更能看出孩子的动脑能力。没有一个字,孩子看的津津乐道,不动脑能看明白吗?在学校里,老师要重视孩子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感情表达能力。到高年级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培养他们的带问题的默读能力,逐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识记能力思考能力。

第二,在熟练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边读边记的能力。

“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一句话很真实。每当考试,做卷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那些学习好的孩子不但书写认真,而且作业及时完成。作为语文老师,在平日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孩子听写,从低年级的俩字到中年级的四字再到高年级的一句话的听写,从而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听、写的能力。

再者,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让孩子们养成边听课边记重点内容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书写能力、思考能力,还能提高学习能力,从中学会学习。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搜集和加工事实的技能,培养他们边学边实际运用的能力。

知识要学会“周转”才能变为能力,从而把知识学活,走进智育的道路。我觉得这是我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用那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讲,而把那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还需要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磨练,让我们在思考中学会生存,在生存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生活更美丽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7-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qo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