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提倡的传统美德,在徐州大地,涌现了很多以孝治家的典范,但是你知道吗,在元末明初,徐州就出现了一个大孝子权谨,不仅被明任宗任命为明文华殿大学士,而且遵守孝道,教子有方,后被宣德皇帝特敕建孝子牌坊。


深秋时节,我们走进了这座位于户部山上的权谨牌坊,权谨牌坊位于状元街的北部,现在的牌坊为后来迁建的,最早建在城市西北,由于被大水淹没,迁至徐州市统一北街43号,1997年彭城广场扩建,因此被拆除,2004年迁至现在的地址。
现在的权谨牌坊规格与原来一致,还恢复了一些建筑。
在牌坊门楼上悬挂的“圣旨”,说明这座牌坊的来历与皇家有关,还有顺治皇帝旌表权谨的“天朝元辅”,“中原文献,忠孝名臣”砖雕大字。
牌坊前立有“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的石碑,说明牌坊的主人来自当时的政府高官。




由于正门没有开放,统一由民俗馆大门进入,直到民俗馆最东北角,进入这座牌坊的院落,这里由祠堂、北厢房、牌坊、南厢房、石碑等组成。






房间里主要陈列权谨生前生活设施,事迹宣传等,让我们体会到远在几百年前的权谨如何效忠国家,以孝治家的传统。
相传权谨母亲年事已高,权谨辞官伺候老母,直到老母九十岁老去,又陪老母陵墓三年守孝,每天哭泣,感天动地,也感动朝廷,被当时皇帝表彰敕封。
不仅权谨效忠国家,在家孝顺老母,而且教子有方,膝下两男一女皆勤奋进取,长子中举人,却在家伺候父母二十年,孙辈里也是人才辈出,现在权谨后辈也是人才辈出。
古人尚能效忠国家,在家效忠父母,同样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并转型的阶段,这些传统不仅不能丢弃,应该发扬光大。
本文由雪松随意行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