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学与传统文化
古之忠孝    有所取舍(古文)

古之忠孝    有所取舍(古文)

作者: f4a9ea28a5ee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08:12 被阅读147次
自古忠孝两难全

古人视忠孝为立身之本,大凡万事所为,无不立之于其也。亦或二者舍其一而遵其二矣。盖为忠者,古有帝王朝廷,上下谨别。故有万民忠于一官而万官忠于一君之俗也。身为上人者,其下共尊之,其言令亦无所逆抗,悉顺其而为,此所谓忠也。然古之帝王大宦,非圣贤者十有八九,兹类世家,皆为国之禄蠹,民之大害也。其人仅以一己或一族之利,忍不顾天下万民之生死,肆意而妄为,亦为常举也。是以其下虽有恚怒,亦不敢心生逆意相与叛上,唯战战兢兢,遵其言令。故吾以为,兹举皆可视之为愚忠也。愚忠固为忠者,实非吾尔今之效也。

盖为孝者,小则以父母为孝,大则以亲长为孝。古有《二十四孝》,千百余之久,悉视之为立孝之师也。然吾以为,古人谓之孝者,大有舍其千万而区区取其寸许之弊也。何以言?吾且举其一细述之。《二十四孝》载有《埋儿奉母》一文,其文如下:“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巨喜得此金,奉母养儿,其乐融融。”郭巨幸得黄金一釜,终免其埋儿一行。向若天不赐予,其儿亦命失于愚父也。吾今视之,郭巨之举何其昧矣。为母者务当细赡,然子为其亲生,亦有抚壮之职。少食之际,其人尚不思何以求索,唯以弑子夺食而奉老母,是为愚孝也。

故吾以为,于今之世,其上所言及忠孝皆不合时宜。盖为当世之际,其忠孝须合乎情义,于众于寡皆有益得,方不致愚也。所谓忠者,亦有大小之别。大者即为忠族忠国,亭林先生尝教之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尔生于兹而长于兹,是为血浓于水,故应心存恩报,忠族忠国之大举,吾尔义不容辞。至于小者,乃忠言忠义,吾尔若诺于他人,务当言行如一,切不可失信也。大千武侠,豪杰英雄者皆视义胜于生死,其人毋宁舍己一命而求存其友之举,为吾尔共仰止。背友叛恩者,其人亦不屑也;所谓孝者,即为善待父母也。然吾所谓之善待,非啻限于食用之报,父母之喜乐亦为吾尔之责,尤不可轻视。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亦为孝子所应务守。然于今之世,父母之言尚不为吾尔所受,是为老少思虑有别矣。于兹类者,吾尔一则可细言说之,二则可塞口不言老少有别之事也。

以上悉为吾之拙感,有不以为是者当一笑视之。

相关文章

  • 古之忠孝    有所取舍(古文)

    古人视忠孝为立身之本,大凡万事所为,无不立之于其也。亦或二者舍其一而遵其二矣。盖为忠者,古有帝王朝廷,上下谨别。故...

  • 忠孝如何取舍

    “遭遇强敌入侵,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作为军人,忠孝的选择摆在面前。如果选择忠,牺牲的是自己;如果选择孝而吝惜自己的...

  • 观《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有感

    《古文观止》,乃古时散文的基础读本,学古文者,入门即读《古文观止》。其中散文百篇,各有所寓。 《古文观止》,读之,...

  • 奋斗人生七言诗0409

    人之纠结因欲望,不分男女取舍难。 控制情绪精神放,有所成就方能浪。

  • 有所取舍

    最近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即对自己的欲望进行了取舍, 我想等到明年,专职去搞写作; 我还想明年去学一个技能; ...

  • 有所取舍

    我不能做好所有分配给我的工作,工作会不断地膨胀再膨胀,只能有所侧重,否则会累死我自己。 但是到底要...

  • 有所取舍

    前天一个朋友给我讲她老家的YQ状况,我原本刻意不去关注的信息又再一次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冷静的没有回应她的语言,尽管...

  • 有所取舍

    佛法中有一个术语叫法执,即对周遭事物的执念。执念常常使一个人痛苦、自我等。 比如,一位先生认为白开水就是健康饮用水...

  • 有所取舍

    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哪些可以暂时不用去做,我目前还没有做好规划。常常是重要的事情忘...

  • 有所取舍,有所偏倚

    从小到大,在学校里,我们最在意的莫过于考试的成绩。大学以前,我们追求每一科的发展,追求每一科的高分。 包括上了大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之忠孝    有所取舍(古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xl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