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以为,我们的社会在如此多的秩序的规范之下,即使存在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也不会离经叛道到哪去。但现在我发现,大体上的井然有序背后的角落里,叛逆和不羁在顽强地生长。
——题记
(文中地名皆为化名)
兴荣路,国际大都市的二环,我这几年的常住地就在这里。林立的大厦、纵横的立交桥构成了这块寸土寸金之地。打着各种著名招牌的商铺展示着商业的繁荣,高昂的房价使得绝大多数人终究只是这里的过客。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可以说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消费。
大都市的市容很重要,尤其是在兴荣路这样靠近市中心的地方。一切路边摊等看起来不整齐的东西,在大力度的整治之下,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在白天,这条路上着实井然有序。然而到了深夜,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年之前,我所住的公寓一楼的一间常年闭门的商铺被人租了下来,开始营业,却是白天歇业,夜里十点左右才开门。老板也不装修,甚至连块招牌都没有,外面的墙壁也脏兮兮的,和周围装饰豪华的商铺比起来,宛如鸽子群里混进的一只乌鸦。
老板做的是传统麻辣烫——食客围着一口大锅落座,用竹签穿起来的食材在沸腾的汤中煮着,食客自由挑选而食,按吃出的竹签数算账。倘若认为这样简陋的经营在大都市的二环没有市场,那可就大错特错。开业一年,这里几乎每天人满为患,甚至很多时候,店铺外等候的人会排起长队,生意之火爆和旁边的高档餐厅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天晚上,我出于好奇也走进了这家餐馆——姑且这样称呼它吧。
在这里,我并没有看到贴在墙上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这是大都市对餐饮行业的规定。更不用说服务员必须戴口罩这样的基本要求了,自然是没有做到。老板站在锅旁,一边用一双长长的筷子不断翻着锅中的菜,一边不时地点吆喝着“......青菜熟了......”。服务员,也是老板的妻子,来回走动着收拾吃完的顾客留下的残羹。她随身揣着抹布,整个上衣已是油光可鉴。竹签四处散落,地板上到处淌着油渍,走起路来感觉脚下黏黏的。食客就着的案子上,油污也积了厚厚的一层。看到这些,餐馆只在深夜开门的原因已不言自明。
当时已是午夜,这家餐馆的生意却丝毫没有淡下去的意思,食客还在不断涌来。店内热气腾腾,云蒸雾绕。老板用方言吆喝,食客用手指剔牙。“我这要一直开到五点。”老板翻着菜,对一位顾客说道。这位顾客穿着制服,从胸前挂的牌子可以知道他是附近链家的员工。在他身边和他一样打扮的还有五六个。不一会儿,老板的手机响了。等老板接了电话,我才知道这家店居然还有外卖业务。显然,它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从正规的平台上接的单,而送外卖的是老板的儿子。我找准一个机会,故意悄悄地问老板为什么不加盟外卖平台。老板干笑了几声,便把话题岔开了。在其他地方活跃于街头巷尾的麻辣烫,在这里却成了偷偷摸摸的营生,想来令人唏嘘。
这家麻辣烫简陋归简陋,至少还有一间铺面可已避风挡雨。从这里向东几十米的网吧门口,是一个大姐的“固定摊位”。她经营着一个炒饭摊子。一辆人力三轮车,一个煤气灶,一个炒勺,几个装着食材的大塑料袋,便是全部的家当。她同样开辟了送餐业务,每天晚上十二点“上班”。大姐掌勺,他的丈夫跑腿。现炒现卖,十元一份,一单接着一单。顾客的碗里经常会有一星半点儿上个顾客所点的配料,因为根本没有洗锅的条件。
大姐很健谈。我了解到她是从安徽来的,家里有两个孩子在上学。她尝试过办理执照,但是条件不够,办不下来,只好每天白天休息,到了晚上,等城管执法队都歇了,她才敢出来卖炒饭。但也不是每次都顺顺利利。她之前用的是电炉,比起煤气灶来,成本更小,也不会烟熏火燎得睁不开眼。有天深夜碰上了突击检查,她的电炉被没收了,这才改用了煤气灶。因为摊子完全没有遮掩,碰上雨雪天气,只能停业。
我问她生意怎么样。“生意可以”,她一边掂着勺,一边说,“你看看旁边,三家理发店小伙,还有那边酒店的保安,他们每天晚上就等着我这一顿呢。不为别的,便宜啊。你上哪家能十块钱吃饱的?”话说着,一位顾客的炒饭已经出锅,盛在了一次性的纸盒里。“刚开始提心吊胆,生怕被抓住,可没办法,家里都要生存,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我都干了三年了。”随着“呲”的一声响,一个鸡蛋打进锅里,顿时香气四溢,一团白雾缓缓升进了夜空。
我原本以为,我们的社会在如此多的秩序的规范之下,即使存在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也不会离经叛道到哪去。尤其是在大都市里,各种条条框框更多,监管更加严格,那么一切都应该是井然有序的。这是我来大都市之前的真实想法。但当我亲自来到这里,目睹一些真实情况,我发现之前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诚然,从总体上看,密集的车流,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大厦,精美的餐厅,大都市的一切都与其地位相称。但是,在井然有序的背后的角落里,叛逆和不羁在顽强地生长。麻辣烫、炒饭摊子,还有那地铁站口怎么赶也赶不走的煎饼摊子,他们像生长在石缝中的野草,必须存在,也一定能得以存在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