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志成
缺少合理顺序,文章内容就会混乱,别人看不明白。
合理顺序,思路清晰,文章有条有理。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课本第二单元的说明文主要运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顺序,一般是按照季节,年份,月份和日期的顺序进行写作。
《大自然的语言》中第一自然段先写冰雪融化,大地苏醒,到炎热的夏季,植物孕育果实,再到秋天果实成熟,最后到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这就是按照四季更替的时间顺序的描写。
而《大雁归来》则按月份的时间顺序记叙大雁的飞行。
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在四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待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
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在五月到来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
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体现了作者的逻辑思维,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具体来说,由概括到具体、由主到次等。
《大自然的语言》第1,2自然段,介绍了大自然的现象,第3自然段概括说明了物候和物候学,这是从具体到概括的逻辑顺序。
七至十自然段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了影响物候的因素。最主要的是纬度,其次是经度,第三是高下,最后是古今。
空间顺序:
《恐龙无处不有》第十自然段,介绍了在泛大陆时期,北部是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非洲和南美,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剩余部分是印度。按照空间位置布局,介绍了泛大陆时期的板块布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