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大概
守仁的学说有个大前提:心即理。“理”就是原则,规律,也就是至善。而“至善”是伦理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只要每个人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生活,就是对的,就是“至善”。那你就可能会有疑惑了:“这意思怎么解释一些恶的行为呀?”
之所以会产生“恶”,是由于有“私欲”这个阻碍因素。比如小偷,他也是知道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呀,要不他也不会偷偷摸摸、蹑手蹑脚呀。可能你会说一些极端的例子,比如前两天看到一个小偷被访视频,说他只能通过偷维持生计,还说他享受在看守所的日子。对于这种价值观已经极度扭曲的人来说,长期的私欲让他麻痹自己的内心,从而难以看到自己的本心。
心就好比镜子,私欲就好比如灰尘。假如发现镜子有灰尘不去拭擦,灰尘将越积越厚,而附着在镜子上的灰尘也将越来越牢固。
那有没有“去人欲存天理”的方法呢?守仁的答案是“致良知”。
——201605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