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喜欢“有”是常态,欣赏“无”是境界

喜欢“有”是常态,欣赏“无”是境界

作者: 人生百态千悟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09:25 被阅读0次

我们常说“互通有无”,基本的意思就是,“有”的去支持、填补“无”的,比如,今天我有了帮你,明天你有了帮我,大致平衡。或者学习上我帮了你,资金上你来帮我,达到和谐。

这样的理解和做法虽然没毛病,但千万不要因此小瞧了这个“无”,以为就是个“救助”的对象,其实,一个“无中生有”就能说明这个“无”有多么的厉害!

关于有和无,《道德经》里有句话比较经典:“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用泥土制作陶罐,其中空的部分正是我们用以放东西的地方。我们开凿房门、窗户,正是房间里空空的部分我们才可以当作房间来居住使用。所以,“有”是产生价值的基础,而“无”才是真正发挥其功用的关键。

从学问的角度,有学问值得尊重,没有学问自然被人轻视,这是正常人的感觉,有总比没有好,确实没问题。但是,我们来看看,真正有学问的人会高调表现出来吗?社会上反倒是半吊子的所谓大师装作“有”的模样,正是以为自己“有”,所以再也不虚心,学不进了。而真正有学问的人会虚怀若谷,当作自己什么也不懂,求知若渴,自然还能够不断吸收,即所谓的海纳百川,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所以,这个“有”和“无”是相对的,其程度更是相对的。

那么,从财富的角度呢?有钱自然踏实,有体面,没钱自然穷酸、困顿。如果是金钱至上的社会,那么有钱就象征可以拥有一切——这种理解也是常态。总不可能说没钱才高尚、才好吧?

的确,钱是养命之本,缺了钱是万万不能的。先不论财富的具体多少,我们看看有没有这样几种人。第一种人,有百万的资产,以为自己很有钱,财大气粗的,豪横到颐指气使,不仅奢侈了,居然还投资了,欲望多多。第二种人,有千万的资产,但并不以为自己有钱,平常也很低调,过很普通的简单生活。所以,把“无”当“有”会是一种结果,把“有”当“无”又是另外一种结果。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有”不是绝对的,“无”也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且可以相互转化。到底是有还是无,就看个人的胸怀和水平。所以说,喜欢“有”是常态,欣赏“无”是境界。

毕竟,“有”是有迹象可循的,看得见,自然心不慌。而“无”呢?看不见、摸不着,根本不靠谱,自然不踏实。只有智者能从“无”中看到无穷的生机和变数,深谙“无中生有”的道理,甚至刻意去追求那种“虚无”的境界,放空自己。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欣赏画作,并不会认为画面很满的、金碧辉煌的就是好画,甚至有“堵得慌”的感觉。而对那种有大片留白的画面,是不是可能就感觉很惬意、很有意境?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成为了负担,而“无”反落得了轻松,但不能因此就简单去否定“有”,也不必盲目去吹捧“无”,都有个度的问题,因人而异。留白太大几成白纸——自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相关文章

  • 无为无不为无招胜有招——炒股的最高境界莫过如此

    无招胜有招 喜欢读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武功有四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无招无势,乱打一通;第二境界是有招无势,花拳绣腿;...

  • 欣赏是种境界

    学会欣赏他人,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每个人写出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同时也写出最喜欢的...

  • 无我和意识,创造无量的功德

    无我境界:“无我”是智慧境界,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 “我”是主宰意、是常意,我们一...

  • 喜欢是常态 相互喜欢是上天恩赐

    爱有时候也是需要表达的,即使不需要频繁联系,但也要有所表示。在特殊的节日,或者有意义的日子,给对方送上一份惊喜,这...

  • 出彩是少数 无闻是常态

    有时候看着别人三言两语的文字发表,却收获着大量的曝光度和他人的认同,实属会常常感到纳闷,甚至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

  • 最高的境界是无,无中生有。

    道德经中强调,无的修为。最高的心性状态不是智慧,而是保持淡泊。保持在无知与智慧之间的平衡,即是道。 辟谷养生,是直...

  • 累,是喜欢的常态

    自从有了你以后,总会变得无理取闹,会无厘头的生气。每次都会告诉自己以前的自己不是这样的。你不回我消息,会生你的气;...

  • 欣赏是一种境界

    每当闲暇,我喜欢一个人或者邀约几个知己一同前往,寻一处清幽,砌一壶清茶,静静地欣赏蓝天白云,静静地欣赏自然美景...

  • 喜欢是欣赏,爱是包容。

    从小时候谈恋爱开始,就觉得生命太久了,要好久才能死,那么现在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后悔?那就是谈恋爱。 因为谈恋爱(被追...

  • 欣赏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啊

    欣赏,是我最喜欢的词之一,也是我毕生不断追逐的境界。 从小到大,你可能欣赏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欣赏过。 年轻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欢“有”是常态,欣赏“无”是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yf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