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池上早秋

池上早秋

作者: 韩珠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09:56 被阅读0次

【唐】白居易

荷靶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诗词赏析

首联从景语下笔,并将题目鲜明地点出来: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碧绿的芰荷参差错落,在初秋时节,池塘中涨满了水。

在首联描写中,作者并未用到任何与“动感”有关的字眼,但我们却又能通过他笔下的内容,隐约看到画面中的动感,比如风吹芰荷之动,比如风漾池水之动。

而一个“秋”字的出现,又将带有微凉的秋气递与读者,让我们的心境上夜涌现出几分“凉意”。

颔联继续写景: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早秋的凉意漫过背面的水槛,夕阳从东篱边缓慢地落下。

前一句中的“早凉”与后一句中的“夕阳”分别从感觉与视觉两个角度完美地彰显了一个“秋”字,这是对首联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对颔联本身意境的一个富有错落性的塑造。略带几分感伤之味。

颈联: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在饮饱露水后,树上的蝉声听上去显得有些慵懒,秋风吹过的时候,连那些柳条都表现几分衰败的意味。

“懒”“衰”是颈联中的两个关键字眼,也是最能传达作者心境的两个字眼。蝉,本是清高之物,但它在喝饱秋露后懒得鸣叫,作者借蝉的这种描写,含蓄地说明自己在历经官途后的疲惫心境。而柳的形象带刺,代表的便是作者自己身体状况。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潘岳过了二十岁就有了白发,“我”又何必为此而悲秋呢?

尾联看似语气平淡,看似作者自己已经释然,其实则将作者内心的感伤之情体现得更加充分强烈。

联接:潘,指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多才却郁郁不得志,年仅二十余便生白发。

相关文章

  • 处暑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转眼一个夏天又要过去...

  • 2021-08-23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 早秋曲江感怀

    《早秋曲江感怀》 ——[唐代]·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 池上秋又来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草书 早秋曲江感怀 唐 ·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 Hit the road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 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诗中写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处暑节气...

  • 年光急于水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

  • 筱青读诗词:早秋曲江感怀

    早秋曲江感怀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

  • 今日处暑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

  • 《池上》

    误入桃园里,亲采猕桃回。 ——《池上》

  •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解」 此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池上早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yf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