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
原意是骄横、奢侈、放荡、安逸。常用来揭露荒淫无耻的糜烂生活。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三年》:“石错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费纳于邪。骄奢淫洗,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庄公对他的小儿子州吁非常溺爱 、娇惯,对他的一切要求都尽量予以满足。州吁长大以后,非常任性,生活非常糜烂,与别人相处时横行霸道。庄公任凭他胡作非为,一点也不约束他。
卫国的老臣、大夫石错觉得庄公对州吁如此放纵,不但会害了儿子,还会使国家利益受损。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对卫庄公说:“人们都讲,父母喜欢子女,就应指导他们遵守道德,让他们走正道,而不能允许他们走上歪门邪道。
“对他们的溺爱超出一定限度,就会使他们养成骄横跋扈、奢侈腐化、荒淫无度、好逸恶劳的恶习,这些不良品质都是从邪恶之中产生出来的。他们养成这些恶劣的习惯,就是由于父母不严格地进行管教,溺爱得太过分了。”
卫庄公把石错的忠告当成过耳旁风,照样娇惯州吁。州吁见父亲不约束自己,就变本加厉起来。卫国人都觉得这位公子越来越不像话,简直是坏透了。
后来,卫庄公生了一场大病,一命归西。公子完继承国君之位,史称卫桓公。州吁贪图权势,于是杀死国君,自己做了卫国君主。
由于州吁在卫国的名声很坏,卫国人都不愿意尊奉这位无法无天的君主。他篡位不到一年,老臣石错就联合陈国国君,将州吁骗到外地处死。
卫庄公溺爱州吁,不但使儿子走上了覆灭之路,还给国家带来了一场混乱。庄公的教训,是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所深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