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红门的一场大火,让正值冬季的北京额外寒冷。坐在狭小的出租屋内的自己不禁思绪万千,在这个风口上换房子也似乎并不明智,但生活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给我们太多喘息的机会,只是沉默地告诉我们:继续走,不必停。就像鸡汤文中所写:越是难熬的日子,越要让自己有事可做!
来京三年的我,一如既往地上班、下班,生活并没有因为得到或者失去什么而有过大的变动,毕竟,经历过孤独的人都会知道:总有一条路需要自己独自走过,而它的名字是——成长。
#初来乍到,没有人理解的犹豫与彷徨#
认识我的朋友都会觉得自己是个挺有主意的姑娘,背井离乡之下,必有坚定的梦想与强大的内心,但事实却与想象背道而驰;2015年,护理专业毕业,但并不想从事护士职业的我瞒着父母独自北上,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接站的同学失望至极,极力劝说我不要任性,医院是最好的归宿。
除了知道自己不想去医院工作外,我对于职业没有任何认知,更别说所谓的职业方向了,其实北漂对我来说,只是一次意气用事罢了。而那时候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找一份工作糊口,虽然老师嘱咐过一定要多去面试几家公司,选择最有利于后期发展的工作,哪怕只是一个实习生的岗位也可以,但自己却依然选择了最初给我发offer的公司,来京三天,便开始正式入职。
一份营销专员的工作,是我初次步入职场,没有太多的经验值得分享,只是觉得它普通得有点像大学的班长,单纯地各种对接,搜集信息,上报领导,反馈结果,我知道这也不是我想要。但这段时间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职场路径,也准备选择一份更有挑战的工作,于是,果断地辞去了工作,踏上了另一段征程。
#创业失败,但出人意料地找到了职业方向#
选择创业,是一次特别偶然的决定。那时的自己还在校园游荡,也正好拿到了新东方课程顾问的机会,正在犹豫之际,相识很久的老师邀请我一起创业:我知道怎么成功,但我需要人去执行,你愿意和我一起创业吗?
成功,多么诱惑的字眼。23岁的我,涉世未深,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选择了。
创业两年来,我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标准化的工作,一直调侃自己“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于是,从活动运营到内容运营,从项目执行到项目管理,从活动主持到客串讲师,很长一段时间,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但似乎又什么都做不了。
一直都很迷茫,再加上创业方向也不够清晰,团队也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我很痛苦,但又无从诉说, 看不到的成功,看得到的孤独与茫然。直到有一天,在和君的招生简章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人生就像是睡莲,成功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那朵看得见的花,而决定其美丽绽放的是水面下那些看不见的根和本。
是啊,25岁的自己,初入职场,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便奢望成功,自己的根和本又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探索,也选择了走进和君。
可能因为自己看到得更多了,所以频频地和合伙人出现意见不合,我想先做好定位,再打造核心的内容品牌;而他却觉得应该遍地开花,只要有一个项目赶上了风口,我们就赌赢了。这样的日子很累,最终我选择离开。
当初是带着必创业的决心离开公司,选择了创业黑马,也因为前创业经历没有营销人才而失败,于是选择了课程顾问——销售岗位。
#高人指点,焦虑之下的选择却成了通往理想的最佳途径#
在一家服务创业者的上市公司做销售对自己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除了业绩压力带来的焦虑外,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安全感,总觉得销售不是长久之际,成长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目标的成长也明显动力不足。
直到那天,和班主任丁建泽老师的交流之后,我对自己的职业理想瞬间清晰了,就像笼罩在眼前的浓雾,突然拨散了般明朗——
带着自己的平台资源,以内容合伙人的身份开始新一轮创业!当然,这些的实现始于当下的努力。
1.做最专业的学习顾问
目前,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和各企业的创始人打交道,把平台的课程销售给他们,这个过程涉及到前期开发客户资源,挖掘需求,匹配课程,以及后期维护,而在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更专业,除了具备销售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专业度要让客户信服,给客户提供有质量,有价值的服务。
所以,从创始人的自我成长,商业模式的升级打造,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组织结构的搭建,团队合作与管理,产品设计与营销等方面出发,从基础的学习开始,再结合创始人的实践过程,逐步打牢自己的创业基础。
2.设计标准化与体系化的课程
公司内部有专职的课研岗位,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打磨与设计课程体系,虽然自己不是课研岗,但部门之间原本交叉性就很强,而且,课程对于销售来说,也都是开放的。
所以,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尽可能多地去课堂上听课,研究课程的逻辑与连贯性,不断地锻炼及强化自己设计课程的能力。
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很骨感。在“人生如莲”的感召下,我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根与本;在创业受挫的孤独中,我开始实践个人的职业路径;在职场的焦虑和迷茫中,我开始倾听恩师指点。每一步似乎都没有逻辑,但每一步又都在朝理想迈进。
我知道,实现理想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这样一条道路上,只能自己独自经历与体验,但我很庆幸,遇到过和君,相识了你们,道阻且长,但我并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