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梅爱自己第3天(7月15日)分享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您来到这个空间,今天我给大家分享《这样和世界相处》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个体心理学里面的第2小节——重要的不是遗传。
包含目标的早期人格原型一旦形成,个体就有了固定的方向且落入相应的规划中,我们从而可以预测到生命中将要发生什么。既存的情境对于小孩来说没意义,因为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的偏好来感觉。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器官有缺陷的小孩会将经验与此功能相连接。比如,肠胃有问题的孩子会对吃有反常的兴趣,视觉有缺陷的孩子更关心与视力有关的事情。这与人人都具备的统觉相关。我们只要确定孩子哪个器官有缺陷,就能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事情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孩子并不会照着一个外来的观察者似的经验去面对器官缺陷的事实,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统觉。因此,当器官缺陷的事实成为孩子统觉的一个要素时,外在所观察的缺陷并不会给予统觉任何暗示。
小孩沉湎于万物相对的统觉之中,却没有人能够获得全部绝对的真理,这是科学也无法做到的事。事物在不断变化,人人都会犯错,在变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更正它们。在原型形成期较为容易纠正错误,一旦错过时机,以后再纠正时就需要回忆当时的整个情境。所以我们在治疗神经症患者时只有找到他在早期建立原型时所犯的根本错误,才有可能选用适当的治疗法来治愈他。
个体心理学认为应减少对遗传问题的重视。一个人有何遗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遗传是否形成了孩童时期所建立的原型。尽管遗传性质必须为器官缺陷责任,但是我们的问题是弥补孩子的缺陷并将孩子置于有利情境中。因为当我们看到缺陷时,行动会相应地产生。通常情况下,一个没有任何遗传缺陷的小孩反而会营养不良,或者在接受教育时表现出很多问题。
本书在个体心理学这部分提供了关于教育和训练神经症患者的计划,这些患者包括神经症的小孩,犯罪以及想要借酒逃避生活的酒鬼。
为了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我们会询问症状最早出现的时间,这通常是在新的情境中发生的。在调查时我们发现并非如此,而是因为病人未准备好应付新的情境。当他们在有利的情境下时,他们原型的错误就不明确。他们根据自己的原型对未知的新情境所创造出来的统觉进行行动,这种行为具有创造性且与他们的生命目标相一致。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个体心理学的早期应该除去遗传和个体部分的重要性,更应该努力研究可以让原型做出行动的统觉。
亲爱的,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陪伴和支持,明天我会继续为大家分享哦,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