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打车回家。
用的是滴滴打车app,因为不想让司机掉头,所以我就把上车地点定位在了上一个路口,准备往回走一段路,然后再上车。
司机可能看见我的定位和上车地点不一致,就给我打电话,说了一堆你这个位置如何不准。
我说没事,你就按照我的定位接我吧。
司机不太情愿地挂掉了电话。
随后我按照原计划上车,结果我没算好并线的地点,上车的位置距离路口太近,出租车无法跨过实线掉头,所以实际上车还是一直往前开了大约2公里才能调头,不仅没能剩下调头的功夫,我也白走了一段路。
这下司机来劲了,说你看我让你改定位不改,白走一大段,结果还是得按照原来的路线走。
然后又是一番要是听我的,就怎样怎样,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当时听的我十分不爽,因为已经上路,我也没法取消订单了,跟他争执也没有意义,就这么忍着吧,但好评反正你是别想要了。
在路上,我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句话:有些人想赢,有些人想赢得争辩。
这位司机就是一位典型的“想赢得争辩”的人,你是占理了,但又怎样呢?做生意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在辩论中获得胜利。
我作为乘客,我有权按照滴滴地规定定位我上车的地点,只要我能按照约定时间到达,你就不能指责我什么。
至于是不是捷径,有没有绕远,那是我自己的判断,不过判断不准,失误我自己买单,但是不需要你来教育我。
司机和乘客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开车的和坐车的之间的关系,而是一场短暂的陪伴,我们有义务为对方提供良好的相处体验,上来就是一场指责和教育,让我收获了非常差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抵消了快速回家为我带来的快乐。
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我们的目的也许有很多,为了挣钱,为了奉献,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但通常不是为了赢得争辩,逞一时的口舌之利,就算赢过了别人,反而会忘却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