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味是清欢 二
晚风徐徐,蛙声阵阵,许久没有在这样的夜晚出来走走了。江南是个多雨的地方,入夏之后雨便成了常客,前两天的雨让空气变得湿润了,清风微拂,绿树碧草,醉人心魄,我独行于此,好不惬意。今晚路上散步的人并不多,兴许是我走的路散步的人本来就少吧,无人打扰也是自在。东坡承天寺夜游也只邀张怀民,毕竟如我“闲人”少之又少,朱自清独步于荷塘,大概是无人了解他的“不平静”罢了......人少并不是没有,路边的人行道上坐着一位老妇人,她抬起头看着离她几步远的两个孩子,趴在路边的栅栏边玩闹,其中三四岁的孩子,双手抓着栅栏,脚踩着栅栏下的横栏,身体要过来晃过去甚是好玩,另一个孩子不到三岁,也想像那大一点的孩子一样,可偏偏够不着,只能在草地上踩过来,踩过去,偶尔调一下,似乎这样也就满足了,老妇人背对着我,她的世界现在只有眼前的两个孩子。我看着看着心中微微一颤,若干年后,这也许就是我的生活吧。这是生命归于平静后的享受还是人生的一种悲凉,我不得而知,于是赶紧加快脚步去往别处。这时一对年轻的夫妻推着婴儿车出现在眼前,爸爸推着婴儿车,妈妈走在婴儿车的前面拿着手机,他们应该是想把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吧!初为父母的幸福洋溢在他们逗孩子的笑声中。那时候的我也是这样的!晚风轻拂,送来缕缕幽香,路旁的栀子开花了,快到端午节,栀子花的香味勾起了我的记忆。八零后童年的记忆如同一条深邃的古巷,神秘而久远,那时候物资匮乏,女孩子扎头发用的往往只是一根不起眼的橡皮筋,很少见到有人用发卡装饰。每到栀子花的季节,无论老少,头上总会插上一朵栀子花,栀子花色白质厚,花型非常好看。我的记忆中人们绝不会用白色的花朵做头饰,可见大家对栀子花真是情有独钟,连禁忌也不顾了。后来栀子花依旧每年都开,但是很少见到有人把它戴在头上。渐渐地我也长大了,栀子花开的季节更多的是分别,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离别都在这个季节,不知怎的栀子花和离歌又有了千丝万缕的纠葛。一到这个时候,我的办公桌上每天少不了几枝散发着幽香的栀子花 ,那些如这花朵一般的笑脸有和我挥手作别,她们是我的梦生根发芽,她们又带着自己的梦飞向远方,也不知道她们的梦会在何处生根发芽?而我梦却模糊了,又一次我无奈地对儿子说:“你们这般年纪真好,有时间去追逐梦想。我们就力不从心了。”他挺认真地对我说:“别灰心嘛,你现在也不迟,假如你能活到78岁,你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怎么就做不好一件事呢?”我一时哑然,连孩童都明白的道理到我这里却迷茫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我所缺的就是坚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