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千呼万唤中颁布了,与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这次修订是全方位的、颠覆性的。一位课标组专家在一次讲座中,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本次课标修订的精神,旨在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完成相应任务所需综合素养的能力。
这句话对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它促使我对自己的综合素养尤其是语文学科素养进行了反思。我们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学习语文,或做题目,或考试,或读书,或写文章,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拿高分考上理想的学校?为了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些可能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当我们面临生活工作中的具体挑战时,能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素养,出色地完成相应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能否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就在这次讲座之前不久,我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而处于焦灼不安状态,拒绝了领导交给的、自认为无法完成的突击任务,为此不得不额外承受糟糕心情的折磨。如果我能早一点听到杨教授的这段话,我会把领导交给的这次任务当成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挑战,克服种种困难去完成它。
当我带着这样的反思重新研读语文新课标时,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课标对语文素养是这样表述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这段文字讲得实在精练,切中肯綮。“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点出了语文学科实践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语文学习不是为了纸上谈兵,而是要学会应用。需要写的时候能写出来,需要听的时候能听明白,需要读的时候能读得好听,需要说的时候能说得有效果。这段话不止是讲给学生的,同样也是讲给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成年人的。
就在我对自己进行反思后不久,接到了社里的一个临时紧急任务,让我负责给社领导组织一个年会朗诵节目。而此时距离年会召开只有六天时间。看着雨点一样密集的工作安排我只犹豫了几秒钟,然后说“好的,我来组织”。放下电话,伙伴们不解地看着我,说我怎么不会拒绝呢?紧急工作一件件迫在眉睫,老爸说不准哪天就通知入院手术了。
这些情况我比谁都清楚,我们是在和年前有限的一点时间赛跑。即便以兔子的速度奔跑都无法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可是我竟然接下了这个活儿。
“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综合素养。”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当时,我的大脑是空白的,前路是模糊的,心里是没底的。我组织过学生的朗诵,同事的朗诵,但只负责朗诵内容排练,给领导组织一个完整的朗诵节目,这活没干过。给我打电话的董老师给我两个建议:一是从我社出版的图书里选朗诵内容,二是加上几位员工,领导和员工同台表演节目。
我记下了两个建议,放下电话马上落实第二个,寻找愿意参加朗诵的同事。按照惯例,这个环节是一个难点。没有几个人愿意参加朗诵节目。我没有打电话,而是直接跑办公室,我当面诚意相邀,有请求有夸赞,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六位同事的支持。七位领导加上七位员工,共有14人参加朗诵节目。
下班回家我打算着手第一个建议,我很快发现这是一只拦路虎。到我社出版的浩如烟海的图书里去找适合14个人朗诵的文段,且要兼顾不同学科不同科室,何其难也!即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出来,有共同的主题吗?适合年会这个特殊的情境吗?时间金贵如油,我该如何快速爬梳出来呢?简直不可能。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筹莫展,抓耳挠腮。“要不,你自己写诗吧!”一个声音仿佛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个不怀好意的主意让我打了一个激灵,随即让我如释重负。“好吧!我自己写朗诵诗,免去翻找甄别朗诵内容的时间精力消耗。”
马上发微信和董老师说了我的想法,得到了他的支持。事不宜迟,说写就写。晚上六点到十点我以前所未有的紧张、亢奋和执着坐在小板凳上写出了朗诵诗的初稿。写完最后一个字,我激动地从房间里走出来,家人看我的表情都放松下来,知道我的诗肯定是憋出来了!顾不得时间已晚,我大声地朗诵起来,大家都说好以后,马上发给董老师过目。
写这首诗时的时候,调动了我的全部能量:我站在社领导的角度回顾过去一年发生的大事件,酝酿朗诵时的情感;我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我们员工的心声与诉求;我站在朗诵节目的角度,思考内容的分配、节奏的缓急、韵律的转换;我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朗诵的整体效果。当我的初稿得到领导的认可以后,我又在之后的四天里不断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了第五次的修改稿为终稿。
在不影响手里工作的前提下,我同步进行的是配乐、借服装和排练等配套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过曲折,都走了弯路,仅有一次的排练因人不全,无法预知现场效果。就在现场表演时,也因假话筒的横空出世而让我的心脏倍受考验。当我拖着大包演出服回到家里时,人已经处于浑身瘫软状态。
虽然观众反映良好,算是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本次紧急任务,但我还是觉得有遗憾和不足。如果我能考虑得更周全更细致,有些意外状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当我回过头来梳理完成这次工作任务的过程时,发现自己的综合素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与多人沟通的时候,运用的是口语表达能力;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运用的是写作能力;在节目表演过程中,运用的是朗诵能力;在意外状况发生时,运用的是灵活应变能力……
当然,新课标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细细研读,不断寻找使其落地的有效途径。但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真实情境的实践运用这个基本点,我想很多疑难问题都能找到破解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