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5月12日晚女儿很兴奋,抱着我聊天。
我困了,对她说:“嘘——你要轻点哦!太晚了,我想睡了。”
她忽然就生气了:我一点都不响!
我示范用气声说话,她越发恼怒,更大声地说:我一点也不响!
我是真的困了,提醒她不可以影响我睡觉,或者她回小房间睡。
于是她发怒了,死命压着我不让我动。
学习的时候,我提问为什么孩子喜欢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说了一大堆事情。导师示意我找一件事说明,于是我翻出了上面这件事。经过大家的分析,终于思路清楚了。
首先,导师抓住了我说的一句话“轻点哦,太晚了,我想睡了”,来请大家头脑风暴:如果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头脑风暴出以下几种:
1.我知道你还想聊天,可是已经11点多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干什么?(共情+启发式提问)
2.你想回小房间睡,还是妈妈抱抱睡?(有限选择)
这时有个学员提出:你是5分钟以后睡,还是10分钟以后睡?——导师指出有限选择结果已定,被选择的只能是过程。所以这句话主动权反而导致结果被孩子控制,长此以往,孩子就学会了讨价还价。——有道理!由此记住了这条有限选择的原则:被选择的只能是过程。
3.孩子,我们睡吧?(这不是正面管教的方法,决定权在孩子手上,孩子的回答无一例外是“我不想睡”)
4.当我看到你还不想睡,我真的有些紧张和担心,担心你早上起不来,睡眠不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表达感受)
5.11点了,你不想睡,而我很困了,你有什么办法既能满足你的需要,又能让我得到休息呢?(启发式提问)
导师问:
为什么你提出了三个诉求:轻一点,太晚了,我想睡,孩子却只对你的第一个要求作出了愤怒地回应?(我一点都不响!)
1.因为孩子的大脑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她是有选择的,往往就是第一个,所以家长在说话的过程中,要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所以可以这样说:11点了,我想睡了。
2.家长在说话的时候,不要陷入比较概念——“轻、晚”都是比较概念。孩子是不接受比较概念的。怎么算“轻”?怎么算“晚”?这都是比较才能得出的结论,看和谁比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就会引发“概念之争”,偏离最初的目的。所以这就是和孩子说话,必须用事实而不用评断的道理。
可以这样说:是的,你的声音不响,我希望可以比现在再轻一点儿。
可以这样说:11点了,我想睡了,而你还想和妈妈聊聊天(事实)。
这样可以避免无意义的争执。
其次,搞明白孩子的挑战是什么:太晚了,她不睡觉,而我希望她早点睡。
再次,搞明白我想让她在这个事件当中获得什么品质或提升什么样的能力。
这需要用到两列清单。
我本来以为是希望她学会尊重我,但此时此刻,我忽然明白我只是希望她能早点睡,可以学会自我管理,管理好时间。这个思考的过程,让我明白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目标是混乱的,所以我的教育过程都是滑到哪里算哪里。这种混乱可能导致的结果,一是教育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不断造成新的冲突;二是孩子也会在事后感到混乱,因为她也不明白怎么做才是对的,她应该往哪里去努力。
确定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简单了:上面的几种方法,哪些与这个目标无关,舍弃不用。最后只留下启发式提问:
家长:现在已经11点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干什么了?
孩子:可我还不想睡。
家长:哦,我明白了,你现在还不想睡。那你希望妈妈做点什么来帮助你慢慢地安静下来?
孩子:我们再聊5分钟吧。
家长:那5分钟以后,用什么方法来提醒自己睡觉呢?
孩子:设个闹钟吧。
家长:那你看咱们用什么方式来设闹钟呢?
家长的每一句话都指向自我管理的目标,引导孩子思考怎么管理自己,并落实到行动上。注意最后一个设闹钟的环节,要让孩子完成最后一步,以免让孩子以为自己只需要出主意,实操都可以指挥别人去做,最终推卸责任。
同样的,如果我的目标指向是希望孩子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比如照顾到妈妈,关心妈妈要早点睡,那么提问的方式将变得完全不同。
第四步:事后反思: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在一团混乱中,终于也明确了我一直以来混乱的感觉:女儿是在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唯有得到特别的关注或特别服侍时,我才有归属感。唯有让你们为我团团转时,我才是重要的。
包括她在和老师和小伙伴相处的时候,总是要别人配合她,总是一意孤行,其实都是在寻求特权,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但她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正面管教认为,不管是何种错误目的,一定是孩子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出了问题。这个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我们要按照错误目的表来进行自我修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