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读了20本书,这本是思想上收获最大的。
要说起来,有感触方面很多,多的难以计数。总体上就是不但弥补了我不够全面坚实的三观,更在整体上拔高、过滤思想。
大师的真诚不但对人,对物,对所有有生命无生命的同样对待。对国外的朋友,对小猫咪咪,对一棵树,一棵丝瓜没有差别对待。
万事万物本就是平等的,只有人自诩高高在上,时常颐指气使,破坏自然、破坏环境,就连对自己的同类也是以面具示之,三句话离不开假大空,以为自己装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能高人一等,便能受人崇敬。
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是第二次读大师的书,当看介绍说他精通12国语言(这些介绍都是编者写的,但确是事实。),我就有种看传奇人物的好奇心态,想着文字中能窥探一二大师的求学研究的经历或心得。
但两本书读下来,一无所获,除了这本书中,大师有一篇文字中提到,当时在德国学习,说德国的大学是没有毕业年限的,可以永远读下去,是否能毕业全看论文水平,如果论文能过就能顺利毕业,但论文想过怎么也得四五年才行,因为导师要求,论文首先要观点新颖,如果只是陈辞滥调的再次论述是不可能通过的,光是观点就要至少两三年才能选定,最后再是准备阶段,查阅各种书籍。
大师在文中回忆当时的感觉也是枯燥不堪。除了这一点,再无关于学问的文字。更没有一点点炫耀与高高在上,反而是极平凡普通,我们会经历的大师也会经历,我们惧怕的,大师也未必喜欢。
不过大师多了一些平稳的心态,多了一些坚持的耐力。就如他在书中引用蒙田的一段话一样:
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把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他一定是早就看透了荣誉,知道他们不过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多知道了一点点别人不知道的知识。正如他所说: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正是有这种认识和心态,他专注地博览群书,笔耕不辍,几十年如一日。什么时候能学得大师的这一招,一辈子也算功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