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因为别人的一句承诺(不管里头夹带的是什么情感),而选择相信,静静坐那等待等待等待……把自己的时间,命运交给了别人,包括我的母亲。
心凉后决定自己站起来,告诉潜意识里那个自己,我要站起来。
突破后,我开始开心,行动力也有了,做了好几件之前做不下的事情,包括吃饭。
今天依旧会不自觉幻想着没打来电话的场景,包括写着写着又思绪又被带离十万八千里,我在期待什么呢?我在担忧不联系的后果,我在担忧在面对家人的责备,甩锅,责备时,我无法保持自己,无法不去做那个乖孩子。我怕的是这个。
别人为我付出什么那我便还之什么。
这一次,我才知道原来遇到事,不需要那么着急,答应了也不用立马就行动,还可以分析当时情况再做打算。我怎么就没被允许呢?因为别人的情况都比我着急,我永远是次要的,永远没有机会排在第一位。
就像这次我连电话都得让位,我自己无意识同意的,习惯了,我是次要,自己稍微好点就为别人着想,然后自己就没有被考虑了。
妈妈,你已在无意识里做了选择,原本两个孩子的事情都可以想办法考虑到,但你依旧想让我当个不出声没有事的乖孩子,我只有沉默回避来表达我的不满,或许觉得我的哭泣只是随意的脆弱的习惯的,但我记得我没向你这般求助过。
你对我做多少,我回馈多少。我不再过多付出。
我要优先自己。我可以优先自己。
你可以在我痛苦时开心,我也可以选择自己开心。大家都有开心的权利。我走出来,不代表我之前的痛苦求助是假的,是无病呻吟,是我自己想活,是我自己走出来了。
“你还没彻底搞清楚你为什么还是对对方有期待,有幻想呢。”
没事啊,那也不妨碍我做好自己的事儿。
“到时候发生你还是无意识妥协,被带入到那个想要母爱的乖顺孩子怎么办?”
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否定当时那个自己—为了不让母亲太过担心而选择压低自己站在母亲那边考虑的孩子,孩子对母亲始终是忠诚的,我不需要自责自己这部分。我需要看到自己这部分,想抱抱你。下次咱说自己的,别人的部份交给别人去做,不掺和,某种程度上也得相信别人有能照顾自己的能力。
我虽不能成为孤岛,但我也可以为自己发声。我不是受害者,各自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意识到自己又幻想时,停!不管什么理由,停!
我发现不止是伤心难过,开心时,我的主体也不在自己这,笑着笑着就忘记自己的事了,甚至幻想将开心放大。
我开心了,我就欠谁的吗?
你不高兴,我就不能开心?还得哄你高兴?我不高兴了你倒是远离,精神吸血鬼!(致大学一室友)
我就是可以开心,然后继续自己的“事业”。
散散步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