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华兄打电话来,说我们的家乡小镇要出一本书,邀请我一起参加。奇怪的是华兄的口气很是委婉客套,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的迟疑。
一口答应,毫不迟疑。我和华兄是同乡,我们都是从小镇走出来的,为家乡做一点事情,责无旁贷义无反顾,不理解华兄有什么顾忌。
转念一想,华兄的委婉和顾忌也有道理。
几年前,镇上也打算过这事。组织了一批作者去走访,大家都交了作业,后来却不了了之。
原因据说是多方面的,牵头主办的人调走了,经费紧张……反正这本书没有出成。好在我们有个文学社,后来自己发了一期特刊,这些文章总算没有辜负。
我讲,别和上次一样又是白忙活。现在的日子可是更难,各单位连报刊杂志都不订了,我们单位做了十几年的特刊今年砍了一半,就为省钱。眼下这样的情形还要出书,能弄得成?别到时候又是不了了之,浪费大家感情。
华兄讲,上次虽然书没出,稿费还是给的。现在只是筹备,有很多事情要商量。出一本书起码要十几万字,按照每篇2-3000字来算,大概需要五六十篇文章,工作量很大,要进行前期策划。比如要划分一下,从企业,村子,古迹,特产等各方面细分开来写。
至于作者么,我跟华兄两个人商量下来,一致认为要尽量选本地作者,因为本地作者对故乡有感情(不计稿酬)。
两个人罗列了一下,本地作者大概有十来个人,这样算下来,分配到每个人头上也要五六篇,这个也是很巨大的工作量,估计还是不够,还要去请外援。这个就有点麻烦了,外援讲不着感情,叫人家付出情怀(不计稿酬),人家付得着么?
华兄讲,上次的稿子不是没用么,我要建议主办方这次用进去,这样也可以解决一半,至少三分之一的稿子。 至于稿费么,华兄讲,我会尽量争取,但是估计不会多。
我讲,我倒是觉得,稿费才是最大的问题,一定要有稿费,还不能太低。人的想法就是这样,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有的时候不要钱白干,人家还不觉得你好,反倒是花了大价钱的东西才会珍惜。
还有,稿费高的稿子,的确作者也会比较用心。我们给新华日报写稿,真的是特别用心,修改也是不厌其烦,因为稿费却是对得起作者的努力啊!
华兄讲,的确是这个道理。反正千头万绪,出本书不容易的。
我说你先去谈吧,把方案做好之后再组建写作班子,反正我无条件支持,也算是为家乡做贡献。
最后我对华兄讲,我们都是从这个小镇出来的,对小镇自然是有感情的。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小镇,离开这个世界。而文字是可以长长久久留存下去的,让后人看到我们为小镇写下的文字,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纪念,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
华兄讲,我也是这样想的,从小镇出来的人,为小镇做点事情,我愿意。
华兄和我正好差十岁,明年我们正好一起退休,有时间为小镇写点文章,我们竟然不约而同,都觉得很有意义。我讲,不知道我们这样的想法,别人是不是觉得很可笑?
年岁渐长,似乎很多事情的想法和做法,都跟从前不一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