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三〇:即便不长进也当守护一生的本原

《传习录》三〇:即便不长进也当守护一生的本原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7-30 19:04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三〇:即便不长进也当守护一生的本原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人生一世,总该结一个大大的果。就像阎锡山说的那样——“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为做人即应当做事 ”。问题是,做事或结果只是人生的应然,应然和必然之间,还隔着许多其它看不见的影响要素。所以,我们可以见到许多有本事的人并不曾结出一个大大的人生结果来。

    倘若真把做事、做成事看作是人生的结果的话,许多人的人生未必是有结果的。

    伯夷、叔齐的人生结果怎样衡量?孔子自己的人生结果又怎样衡量?那些前赴后继为着梦想慷慨赴死又至死都不曾见到过光明的英雄们的人生结果又怎样衡量?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应该有个即便不长进也当以生命守护的本原,这个本原到底是什么?

    孔子评价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伯夷、叔齐的一生是完满的,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曾子临终前看看自己的手脚是齐全的,长长出了一口气,欣慰于自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一生终于有了一个齐全、完满的结果。隐隐然,伯夷、叔齐、曾子的人生似乎都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却又并不那么分明。他们终其一生都聚力操守于这一并不分明的结果——这个结果便是他们守护一生的“本原”。

    这个“本原”是什么?是“求仁而得仁”的“仁”吗?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曾子所求的,似乎并不完全是这个“仁”。那么,它到底是什么?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知识不长进”的缘由,把陆澄这个诉求套到伯夷、叔齐、曾子一生守护的那个“本原”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小与大之间的强烈违和。“知识不长进”并非伯夷、叔齐、曾子乃至此后圣贤内心所挂碍的问题,他们用一生守护的“本原”似乎有更高的价值与意义。

    重新回到孔子的自述版“简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意而不逾矩”。这一连串的人生,并不是在N个方向上的胡乱放射,而是在同一条主线上的不断发挥。这一条主线便是孔子用一生守护的“本原”。十几岁为学阶段的孔子究竟有没有真正看到这个“本原”,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看他在三十岁上下时,已经将这个“本原”在心中立定了。到了四十岁左右,再也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与诱惑。五十岁时已经认定了这个“本原”便是他的天命,仪封人讲的“天之木铎”之所以被收入《论语》,恰是因为一个守城小吏已经看到了孔子的“天命”。六十岁时,这个“本原”已经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一切外在世界的声色犬马于孔子的“天命”本原而言,已经完全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了。到了七十岁,孔子一举手、一投足,俨然就是这个“天命”本原,随心所欲也丝毫不会乱了这个“天命”本原。

    陆澄试图追求和改进的“知识不长进”,相对于圣贤们的“天命”本原而言,隐隐然有一种本末的关系。倘不透彻,只在“知识不长进”上求长进,总是不得要领的。反过来,倘若守定了那个“天命”本原,再去求知识上的长进,似乎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譬如内心里立定了过河的志向,一座桥、一条小船,又或是一件游泳衣,都不过是自己可以任意驾驭的工具、助手而已。反过来讲,倘若没有过河的志向在,桥、小船、游泳衣只能让人无畏地为之打转,陷入到无尽的“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之中,生一个“知识不长进”的恐慌之心来。

    文字之所以误人,恰在于再贴切的文字,也无法帮助一个人找到真正属于他的“天命”本原,这个“天命”本原必须靠他自己的心去体察与领悟。

    道家所谓“纯气”以至于“精气日足”“筋力日强”“从明日开”,不过是“本原”不断发挥的结果,与孔子自述的“简历”没有分别。至于求花、枝、叶、果,不过是舍“天命”本原而求形式上的末枝细梢而已。

    认真想一想那个“我要的是葫芦”的寓言故事,不正是丢掉了当守护一生的“天命”本原引发的“悲剧”吗?

    人生必得有个即便不长进也当守护一生的“天命”本原,我们的一生不过是发明它、找到它、守护它乃至成就它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三〇:即便不长进也当守护一生的本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jj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