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丁之境《语文.生长》
书的封面是灰褐斑驳的土墙,衬着生机盎然的爬山虎。一面老墙,一枝新绿。一侧竖排书名清新明亮,浓浓的生命气息。
这样的姿态是生命原本的舒展,我相信作者一定是一个倾心课堂,用全部力量陪伴学生成长的老师。微斯人,吾与谁同?
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完,整本书分为“思想在场”“生长课堂”“诗意栖居”三部分,记录了作者的思考,实践与随笔。
作者的第一课是从了解语文这门学科开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学。作者关注学生是怎么想的,把语文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植根于孩子的心中。语文是以语言和文字为基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是生活。所言所行,所闻所见皆与语文有关联。学习语文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质量,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成为心灵丰富,精神健康的人是我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
认识这门学科,告知学习的方向与路径。只有明确了奔跑的方向,每一次的行动才有切实的意义,每一堂课就会成为学生积跬步的原始积淀,学生就会有掌控感。人总是容易对有意义的学习感兴趣,何况语文学科还是有意思的。表达有雅有俗,汉字暗含天机。学好了语文,你就能透过文字的表面看到文字背后思想的深邃与美。当胸中有了点墨,你就会想说想写。记录生活可以梳理自己的思想,让自己保持清醒和理性,从而更好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当你对生活有了敏感,这个世界就变得富有生命力,你融入其中也生长得自在而饱满。
丁老师教语文是有路径的。他对怎样学好语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要求:重背默。熟读成诵、准确默写;多读书。一学期10本,4本必读,6本自读。每月可以共读一本,其余时间自读6本也可以实现;勤写作。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培养写作的意志,做一个对生活敏感的人;会思考。辩证地看待问题,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观点;敢表达。大胆提问,大胆发言。读、背、写、说尽在其中。
丁老师的语文课堂有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有师生共读共写,他们一起编印班报,排课本剧。都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有一桶水。学生读书,老师读得更细更深入,从中找到阅读的密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方法,还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广度,推进与学生阅读的深度。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先行与深耕。
从丁老师的文字中不难推测他备课的细致与深入,研读文本、单元整合、精心设计。他执教《答谢中书书》印象很深。走了几遍课文,我们习惯按部就班,但丁老师却关注课堂的生成,关注每个孩子的思考与质疑。别以为教了这么多遍,老师会很轻松。但是时代是新的,学生是新的,每一天都是未知的,课堂怎么可能是周而复始的呢?温故而知新,他与学生共同研究学习。不得不承认老师的全情投入才是学生全情参与的关键。课堂是共生共长,是交流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个体的自由绽放。
上课之初必要研究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学生的起点是我们的出发地,学生的思考点即学生需要的也是老师的着力点,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而最后我们要去哪里,跟老师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密切关联。
丁老师是了解学生的,他教孩子们写作是身体力行。他强调写作是内心的表达,好文字是来自内心的声音,首先得遵从自己的内心。
“带领学生完整的经历写作的全过程,向学生揭示完整的写作思维过程,揭示写作的奥妙,唤醒学生潜藏在内心的表达欲望和言说本能,让学生习得言语技能。”
他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他和学生一起观察花木,头脑风暴并交流联想、想象与感悟,让学生自己确定立意和写作的角度,然后和学生一起共同创作。他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认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揭示写作思维的过程,教授写作的方法。这样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丁老师不断反思,坚持写作,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所得、所读所获,他始终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敏感。我想只有真正的热爱,才会如此的投入;也只有心中装着学生,才会张弛有度。
“不严恐不成器,过严恐生不虞。”点亮孩子的心,前提是自己活成发光体。
他与儿子聊语文,带孩子背诗,给学生写信,真诚地给道谢和道歉;他研读专业期刊,阅读前辈的语文教学思考并揣摩践行;他的教学案例目标明确,内容清楚具体,方法朴实真实,过程灵动流畅。他说大道至简,浮华于冗杂不是好的课堂。他是教育理想积极的践行者。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普通的花草,只要用心培育,总会长成春天;再平凡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会变成极致。用心不只是认真,更是一种执着和竭尽所能。”
我亦愿竭尽所能,努力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