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6 分钟
日常开发软件可能会遇到这类小众需求,导出数据到 Word
、Excel
以及 PDF
文件,如果你使用 C++
编程语言,那么可以选择的方案不是很多,恰好最近刚好有这部分需求,整理下这段时间踩过的坑,方便后人
读写 Word
日常开发的软件使用最多的应该是导出数据到 Word
文档中,目前可以用的方案有这几种
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任何方案都存在优点和缺点,下面来详细看下这几种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XML 模板替换
原理:事先编辑好一份
Word
模板,需要替换内容的
地方预留好位置,然后使用特殊字段进行标记,后面使用代码进行全量替换即可完成
优点
- 代码量相对较少、导出速度快
- 跨平台,支持多个系统,系统不安装 office 也能导出;
- 支持图片以及固定格式导出;
缺点
- 导出格式固定,可扩展性不强,如果需求变化导出格式变了,那么模板也要跟着改变;
- 一种格式对应一份模板,如果导出格式较多,需要准备的模板文件较多,这样比较繁琐;
- 需要
Word
2003 以上版本;
举个栗子
我们先编辑一份 Word
模板文档,内容大概如下所示:
- 将该文档另存为
Word XML
文档XML-Template.xml
- 读取文档内容进行变量替换
QFile file("XML-Template.xml");
if (!file.open(QIODevice::ReadOnly))
{
qDebug() << "open xxml file fail. " << file.errorString();
return 0;
}
QByteArray baContent = file.readAll();
file.close();
QString strAllContent = QString::fromLocal8Bit(baContent);
strAllContent.replace("$VALUE0", "1");
strAllContent.replace("$VALUE1", QString::fromLocal8Bit("法外狂徒张三"));
strAllContent.replace("$VALUE2", QString::fromLocal8Bit("考试不合格"));
strAllContent.replace("$VALUE3", "2");
strAllContent.replace("$VALUE4", QString::fromLocal8Bit("李四"));
strAllContent.replace("$VALUE5", QString::fromLocal8Bit("合格"));
QFile newFile("export.doc");
if (!newFile.open(QIODevice::WriteOnly))
{
qDebug() << "file open fail." << newFile.errorString();;
return 0;
}
newFile.write(strAllContent.toLocal8Bit());
newFile.close();
- 保存替换后的内容,写入文件
可以看出来这种方式比较繁琐,重点是编辑固定的模板格式,而且编辑好后保存成XML
格式后还需要继续调整,这种 XML
格式标签很多,不小心就修改错了,导致导出的文档打不开
这种方式适合模板内容不太复杂,内容较少的情况下使用
COM 组件方式
原理:采用
Micro Soft
公开的接口进行通讯,进行读写时会打开一个 `Word进程来交互
Qt
为我们提供了专门进行交互的类和接口,使用 Qt ActiveX
框架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交互工作
优点
- 实现简单,快速上手;
缺点
- 导出写入速度慢,因为相当于打开 word 文档操作;
- 仅
Windows
平台可用,其它平台失效; - 需要程序运行的电脑安装 office word,否则调用失败
举个栗子
使用时需要引入对应的模块,在 pro
文件引入模块
QT *= axcontainer
打开文档写入内容
QAxObject *pWordWidget = new(std::nothrow) QAxObject;
bool bResult = pWordWidget->setControl("word.Application");
if (!bResult)
{
return false;
}
// 设置是否显示
pWordWidget->setProperty("Visible", false);
QAxObject *pAllDocuments = pWordWidget->querySubObject("Documents");
if(nullptr == pAllDocuments)
{
return false;
}
// 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pAllDocuments->dynamicCall("Add (void)");
// 获取激活的文档并使用
QAxObject *pActiveDocument = pAllDocuments->querySubObject("ActiveDocument");
if(nullptr == pActiveDocument)
{
return false;
}
// 插入字符串
QAxObject *pSelectObj = pWordWidget->querySubObject("Selection");
if (nullptr != pSelectObj)
{
pSelectObj->dynamicCall("TypeText(const QString&)", "公众号:devstone");
}
……
可以看出来使用起来不难,对于新手友好一点,很多写入操作方法比较繁琐,需要自己重新封装一套接口
-
这种方案比较适合那些排版比较复杂,图片、文字、表格混排的场景下,而且内容都是动态变化的,可以很好的实现定制化
-
当然了它的缺点也不少,也有一些坑,有时候莫名其妙会失败,还有就是比如你电脑安装的
Word
没有激活,那么每次启动会弹激活窗口 -
还有就是这种方式要求所有的路径必须是本地化的,比如
D:\\Soft\test.png
-
使用前最好读取注册表判断当前电脑是否安装了
Office Word
,如果没有安装,直接读取操作肯定会崩溃
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写入 Excel
文件,后面再说
HTML 方式
原理:这种方式得益于
Word
支持 HTML格式导出渲染显示,那么反向也可以支持,需要我们拼接HTML
格式内容,然后写入文件保存成.doc
格式
优点
- 跨平台,不仅限于
Windows
平台,代码可扩展性比较好 - 导出速度快、代码可扩展;
缺点
- 字符串拼接
HTML
容易出错,缺失标签导出后无法显示; - 插入的图片是本地图片文件的链接,导出的 word文档拷贝到其它电脑图片无法显示
举个栗子
QString HTML2Word::getHtmlContent()
{
QString strHtml = "";
strHtml += "<html>";
strHtml += "<head>";
strHtml += "<title>测试生成word文档</title>";
strHtml += "<head>";
strHtml += "<body style=\"bgcolor:yellow\">";
strHtml += "<h1 style=\"background-color:red\">测试qt实现生成word文档</h1>";
strHtml += "<hr>";
strHtml += "<p>这里是插入图片<img src=\"D:\\title.jpg" alt=\"picture\" width=\"100\" height=\"100\"></p>";
strHtml += "</hr>";
strHtml += "</body>";
strHtml += "</html>";
return strHtml;
}
// 保存写入文件
QFile file("D:/htmp2Word.doc");
if (!file.open(QIODevice::WriteOnly))
{
return false;
}
QTextStream out(&file);
out << getHtmlContent();
file.close();
image
这种方式难点在于 HTML
格式拼接,任何缺失字段都会导致导出失败,适合小众需求下导出
图片问题其实可以手动进行转化,文档导出成功后手动拷贝内容到新的文档,这样图片就真正插入到文档中,文档发送给别人也不会丢失图片了
还有一个坑就是:如果你使用 WPS
打开导出的文档,默认显示的是 web
视图,需要手动进行调整
某些电脑分辨率变化也会导致生成的文档中字体等产生变化
第三方开源库
可以使用的第三方库几乎没有,网络上找到的有这么几个
- OpenOffice: 兼容性差,集成调用难度大
- LibOffice: 太庞大,不容易集成
- DuckX: 太小众,只能简单的使用
- docx:小众库
在读写 Word
这部分,C++
基本没有可以使用的第三方库,不像其他语言Java
、C#
、Python
有很多可以选择,这个痛苦也只有 C++
程序员能够理解了吧
所以怎么选择还是看自己项目需求吧,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导出生成 Wrod
,那么下面来看看有那些方式可以读取显示 Word
内容
这种需求应该不会很多,而且显示难度更大一些
使用 COM
组件方式,即采用 QAxWidget
框架显示 office
文档内容,本质上就是在我们编写的 Qt
界面上嵌入 office
的软件,这种方式其实和直接打开 Word
查看没有啥区别,效果、性能上不如直接打开更好一些
目前一般都会采用折中方案,把 Word
转为 PDF
进行预览加载显示,我们知道 PDF
渲染库比较多,生态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在选择上就更广泛些,如何使用后面部分有专门介绍 PDF
章节
读写 Excel
目前有一个支持比较好的第三方库可以使用,整体使用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使用
image这款开源库支持跨平台,Linux、Windows、Mac、IOS、Android,使用方式支持动态库调用和源码直接集成,非常方便
编译支持 qmake
和cmake
,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项目直接集成编译,读写速度非常快
QXlsx::Document xlsx;
// 设置一些样式
QXlsx::Format titleFormat;
titleFormat.setBorderStyle(QXlsx::Format::BorderThin); // 边框样式
titleFormat.setRowHeight(1,1,30); // 设置行高
titleFormat.setHorizontalAlignment(QXlsx::Format::AlignHCenter); // 设置对齐方式
// 插入文本
xlsx.write(1,1, "微信公众号:devstone", titleFormat);
// 合并单元格
xlsx.mergeCells(QXlsx::CellRange(2,1,4,4), titleFormat);
// 导出保存
xlsx.saveAs("D:/xlsx_export.xlsx");
// 添加工作表
xlsx.addSheet("devstone");
可以看到上手非常容易、各个函数命名也贴近 Qt Api
,是一款非常良心的开源软件
PS:注意该软件使用
MIT
许可协议,这样对于很多个人或者公司来说非常良心,意味着你可以无偿使用、修改该项目,但是必须在你项目中也添加同样的MIP
许可
上面也提到了,还可以使用 COM
组件的方式读写 Excel
,不过有了这款开源库基本就可以告别 COM
组件方式了
读写 PDF
PDF
相关开源库挺多的,给了 C++
程序员莫大的帮助,目前可用的主要有这些
其中 mupdf
和 poppler
属于功能强大但是很难编译的那种,需要有扎实的三方库编译能力,否则面对 n
个依赖库会无从下手
不过可喜的是 Github
上有两个开源库可以供选择
qpdf 库
这个库其实封装了 pdf.js
库,使用 WebEngine
来执行 JavaScript
进而加载文件
- 直接从本地文件加载;
- 支持从内存数据直接加载渲染 PDF 内容;
这种方式对环境有特殊要求了,如果你的项目使用的 Qt
版本不支持 WebEngine
,那么就无法使用
qtpdf 库
这个库是 Qt
官方亲自操刀对第三方库进行了封装,暴露的 API
和 Qt
类似,使用起来非常舒服
代码结构以及使用 Demo
image
小试牛刀
关于如何使用,官方已经给了我们非常详细的步骤了,直接跟着下面几步就 OK 了
git clone git://code.qt.io/qt-labs/qtpdf
cd qtpdf
git submodule update --init --recursive
qmake
make
cd examples/pdf/pdfviewer
qmake
make
./pdfviewer /path/to/my/file.pdf
可以看到使用了谷歌开源的 pdfium
三方库,编译时需要单独更新下载这个库,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你无法下载,不过好在有人在 GitHub
上同步了这个仓库的镜像,有条件还是建议直接下载最新稳定版的
可正常访问的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PDFium/PDFium
相关类可以看这个文档:https://developers.foxit.com/resources/pdf-sdk/c_api_reference_pdfium/modules.html
最后还要注意项目开源协议:pdfium引擎开始来自于福昕,一个中国本土的软件公司,Google与其合作最终进行了开源,目前采用的是
BSD 3-Clause
协议,这种协议允许开发者自由使用、修改源代码,也可以修改后重新发布,允许闭源进行商业行为,不过需要你在发布的产品中包含原作者代码中的BSD
协议
总结
以上就是项目中常用的文档处理方法总结,当然了肯定也还有其它方案可以实现,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你还要不错的方案和建议欢迎留言
PS: 以上方案和对应的源码编译、使用例子会统一上传到 GitHub
对应的仓库,方便后人使用,有需要的可以关注下
取之互联网、回报互联网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