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能力:写作中的框架大于勤奋
一
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天然矛盾
结构基本决定了你的文章最终大概会长成什么样子,做事要先把控关键节点,一切跟结构相关的都是关键节点,所以我们这章的副标题是“写作中的框架大于勤奋”,这里的框架即结构。
写作是为了创造并传递价值。价值是一种很难度量的东西,就如同爱。你说我爱你,但不管你说了多少爱你话,你不一定能感受到。你可能说,既然爱你,那就拿出一点行动,让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被爱。对了,于是我用爱恋的眼神和甜蜜的笑容,我用暖暖的拥抱,用对你无微不至的呵护让你感受到。
我对你的爱是由内到外释放的,却要让你由外到内感受到。所以谈恋爱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我这么爱你,难道你不知道吗?这是傻话,对方当然不知道,除非你拿出外在的行动,让对方感受到。
写作者和阅读者也有这样的天然矛盾。
因为,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章内核的理解总会有偏差。你写一篇文章,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你写得越好的文章越是如此,但读者不是,他们是直接面对一个陌生的东西。
你以为读者明白的东西,其实读者未必了解。
你把思考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中省略的东西,读者没办法自己补上。
你对一件事的理解,基于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但读者读你的文章时,支撑他理解你文章的,是他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读者对同一篇文章的解读都不同。
你的写作过程是先有内核,向外发散,有了框架,形成文字,做排版呈现。读者感受的过程,顺序是相反的。他先看到了你的排版呈现,阅读你的文字,遵循你的框架,最终才会理解你的内核。
这就是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天然矛盾。
那么该如何解决?
1
我们需要让文章的主题非常明确,最好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甚至可以将它直接变成你的标题。
写作是一种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沟通成本。
2
我们要尽量搭建好一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让读者更好地从框架里进来,理解文章的内核。
3
我们需要设计好开头,让读者相信这篇文章值得继续往下读,同时也需要让读者读到结尾处时,更愿意分享我们的文章。
3
我们需要更好的呈现,优化小标题、配图、排版等,让读者阅读体验更好,读完率更高。
二
如何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
很多人写文章都有一个习惯,即提笔就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样写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你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跑偏了,最终写出来的文章跟你最初的设想偏离很大。
(2)你会写得很慢,甚至写不下去。
(3)你的文章最终可能变成了逻辑混乱的碎碎念、流水账。
如何避免这种“管不住字”的情况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写文章之前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
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进行。
1
确立写作主题
建房子第一步是画设计图吗?不,第一步是想清楚你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如何确立主题?
理想的情况是,主题非常确定,我们可以直接列提纲。
一般情况下:
第一步,我们通常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的主题方向。
第二步,确定大方向之后,我们要梳理出几个立意,最终我们综合考量才能把这篇文章的核心立意确定下来。
2
根据你对主题的理解列出提纲
如何列提纲?
我给大家总结了14个思考方向。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
(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
(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是进行正面论证,还是进行反面论证?
(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
(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进行并列论证。
(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
(8)关联——这件事和其他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
(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
(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
(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
(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会得到什么价值?
三
搜索素材,根据素材补充、完善提纲
第二步做完之后,你有了一个初步的提纲,这个提纲是根据你的理解直接写出来的,肯定不够完整,更不算完美。
怎么解决呢?
列完一个大概的提纲之后,就要开始在多个渠道、用多个关键词搜索素材了。
列提纲就是列观点,也就是列出你的思考。
你的思考是怎么来的?
第一步,基于对素材的理解。
第二步,我们直接去思考,其实依靠的是素材中的个体经验部分,即个人经历和身边人的经历。
第三步,我们要调动外部经验来弥补个体经验的不足。
总之,为了避免写得慢、没主题、没逻辑,我们在写作时要先定主题,再根据对主题的理解列提纲。为了让提纲更完整,我们需要在搜索素材时不断补充、完善提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