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故乡-2012年记

我的故乡-2012年记

作者: 徽州金勇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23:24 被阅读0次

已有许久未回老家,今日偶然看见一些徽州乡镇的照片,不由得想起我的故乡来。随着翻阅图片的增多,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愈加浓烈,随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那个离别已久的美丽宁静的小村庄便渐渐明晰起来……

我的家乡有个好听的名字——回溪。因村中有一小溪,河床较低,每遇涨水季节,出口处率水水位反比小河水高,导致小河河水回流,故此得名。据记载,回溪村始建于1022年,据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回溪村有四个自然村。小溪上游有个自然村叫上回溪(又因大多人都姓吕而又叫吕家)。与此毗临的是台子上。这是明初开国第一名儒朱升的故乡。他曾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屯粮,缓称王”九字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功不可没的功劳,而后来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所借鉴,弘扬了“九字策”精髓,号召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深刻阐明了他一贯主张的政治、军事、外交思想。再沿上一个自然村是韩村。我小时候的语文老师兼副校长便是韩村人。

回溪村远离城市的喧嚣,与青山为伴与绿水相依。每次回家总要走过弯弯绕绕的公路,在过了陈霞经过一个高坡,下坡便临近回溪了,这一块是个较宽阔的田野。是养活一代又一代人的圣地。而我也曾与爷爷一起在那里享受过田趣。太多太多的回忆存储在那里……

沿着路继续走一段到了拐弯处,一座飞檐翘角,仿古徽派建筑的八角亭便映入眼帘。此亭是新近修缮的。原本的八角亭建于宋朝。相传当年朱元璋来寻找朱升两次都在八角亭里休憩。原先的八角亭由于年数已久,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在一次暴风雨的一天突然倾塌。而村人为了弘扬地方文化,在筹资在旧址新建了一个。庆幸的是我亲眼见过那充满历史的八角亭,我曾在那留下回忆。在八角亭下,是叮咚歌唱的回溪河,河上有一座桥,是通向回口的的路。

八角亭

沿着路继续走几百米便到了回溪的村口。村口处有一颗百年历史的银杏树。像一个慈祥的门卫老头微笑着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进入村中便到了下口(今称车站)。听爷爷说之前这里有一个和尚庙。和尚庙对面有一个尼姑庵。都建于清朝年间。后来拆毁了。我未曾看见。沿着村继续走,现是水泥路,以前是石板路,一块块青石板铺到每家每户门前。那时,下着小雨时,撑着伞,走在青石板,朦朦胧胧的恍如隔世。大概在我十多岁青石板已全部换成水泥路。

沿着水泥路继续往前走,走到了乡政府,便有一座桥,桥上本来有桥栏杆的。在我读五年级或是六年级的一次端午节,百年一遇的大水把很多人家的物品甚至是房屋一起冲跨,凶猛的河水载着这些物品强烈的冲击着栏杆,竟然把石栏杆都冲毁了。可见其凶猛程度。我还记得那年,有些年纪大的老人还烧香拜天。那时只觉得好玩。

这座桥原先桥两端都搭着架建成小房子里面有人开着小店,那是我比较小的时候了,后来拆掉了。由于我们村是沿着河两岸而建的,两岸与河相对而坐。这座桥便在两岸来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然这座桥也是夏日乘凉的好去处。由于没有栏杆,桥两端刚好可以坐人。每逢夏日的夜晚,晚饭过后,爷爷总拿着一把扇去桥上乘凉闲聊,我便跟着他。尽管七八月的天气,在我们村里总觉得有一种特别的清凉,加上晚上坐在桥上,溪风徐徐吹来,倒是凉爽痛快之至。而我经常坐在爷爷旁边抬头仰望星星,在村子里天空是那么的干净,星星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繁多。尽管村子有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但望着天空那繁杂的星星,然后听之枣子树上知了的鸣叫不觉得在脑海里浮现出星星们在天上吵闹着叽叽喳喳的情景……

我们家不用过桥,沿着路继续往前走个五十米左右便到了,有一个八平米左右的石墩的那个便是我家。石墩靠墙处搭了一个长长的石凳。以前爷爷经常坐在那吃早饭,经常坐在那休息,还有在那对着河对面的学校喊正在玩耍的我回家吃饭。那声音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们家是典型的徽州老房子,至今由于没人住也一直保留着原样,村里像我们这样的房子也还很多,伫立在村中,有时烟雾袅袅,有时细雨绵绵,有时天晴气爽,那场景宛如一幅醉人心弦的画卷。

我门前就是贯穿整个村子的小溪,那时水很清,在八九岁时,各家各户都是早上起床去河里挑水喝,后来家家安装自来水了,便不再挑水。记得小时候每次涨大水,爷爷就拿着很大的筛子在家门口的河里捞鱼,沿着河的两岸边,一筛子下去,好多好多鱼,而且个头都好大,那时我就戴着斗笠。跟在他后面捡鱼。每次都有好多好多。然后很多鱼晒干,放点辣椒,放点腊肉,炒着吃,别提多美味了。爷爷告诉我由于涨大水,水流急,鱼儿都往两边游,死死地咬住两边的草以不至于被水流冲走。后来河水污染的太快,垃圾都往河里倒,水没有那么清,鱼也没有那么多了,甚至都是很少了……真希望能够政府能够好好治理,恢复那美丽的小溪。

由我家往上游走一点路便可达到吕家,在下回溪(我们村)与吕家之前有一颗千年红豆衫。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高约二十余米,现今仍然枝繁叶茂,每年秋天的时候,还会结红果子,引来众多鸟雀们的啄食。而像这样的千年红豆杉回溪还有一株,至于古银杏、古樟树、古徽杉依然到处可寻。溯成溪河而上,则有“狮象把门”、“仙人走棋”的奇观,有“大贤庙”、“避贤台”等遗址,而这些都跟朱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我们家乡还有美味的“回溪梨”。 回溪梨自古便是徽梨中的珍品,它果形大、产量高、品质佳,抗绣强。它往往与桂花树相伴相生,人们又称“桂花梨”。回溪梨又因为有曾得到朱元璋的夸奖的传说而更加名闻遐迩。洁白的梨花如银似雪,点缀着村庄的角角落落,与桃花、梨花、油菜花争奇斗艳,馥郁的芳香氤氲在回溪河两岸,漫化成如诗如画的意境。

我对家乡的记忆主要来自舅舅过世后,从从外婆家转学回老家,与爷爷生活的三年时间。从小学毕业后,我就很少回家了,自从08年爷爷去世我更是基本不曾回家了。而爷爷依然守候在家后方的高山上,继续看着家乡的一点一滴,只是微笑,不说一句话…

相关文章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故乡的空气是新鲜的,故乡的水是甜的,故乡的山是绿的,故乡的月是圆的,故乡是游子最牵挂的去处,故乡是藏着我记...

  • 新春记

    新春记 文/一笑东方 1.回乡记 夜里回到故乡,雪落在故乡的土地上,纷纷扬扬...

  • 【原创】书写别样故乡情

    书写别样故乡情 ——记蓝田爱故乡文学小组成立有感 对于喜欢写作的我来说,有...

  • 读睡诗歌 走进故乡的中秋,低头看见自己

    原创诗歌|读睡诗社 配图|网络 《走进故乡的中秋》 文/海记 那时我走在故乡—— 走在很中秋的夜晚 低头看见自己 ...

  • 《当远方变为故乡,他们就走远了》

    —— 清明记 总有一些他乡成了故乡,故乡成了远方。对她来说,其实程...

  • 故乡     ཕ་ཡུལ།

    故乡 三千米高处的异地 春分时节 想起故乡 思绪涟漪 故乡是记忆里红色的藏房 果树掩映间灿烂如花 故乡是记...

  • 故乡记

    崔少华(湖北麻城)以往那一段日子稻草艾叶编扎成长把子点着冒浓烟驱赶着现在都恼火的蚊子听场上古老的民谣十二分的开心在...

  • 故乡,故乡,我的故乡

    雨过的午后,年迈的爷爷坐在躺椅上打着瞌睡。有他在,我的家永远在。曾经以为他是不会老的存在。可是很多不经意间,我发现...

  • 回乡记

    回乡记 故乡之于游子好比娘亲之于孩子。甘甜的故乡水滋养着游子的深深眷恋之情。不管走在...

  • 入秋了

    前记:故乡的秋:我与它的相恋史每次想到故乡的秋天,都会让我像谈了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它用它独特的方式,让我永远循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故乡-2012年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qv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