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乃明代辑录的一部禅宗语录,区分明清两个刻本,内容有异有同,但主旨意趣变化不差纤毫,对照起来读,可以互为补充、互为拓展。
这部书虽归禅宗,但思想内涵远非释氏所限,既有道家清静无为的出世哲学,更大篇幅受孔孟、程朱思想点染。虽形为语录,但思想境界“顶天立地”:上可接天,言玄理、探究形而上;下接地气,言修身齐家之小乘道理。虽非名家正途所创,但文字禅功底极深,用词洗练、微言大义,对仗工整、合拍合韵。盖有上述特色,此书精髓从未汩没,流传经久不衰,研读者络绎不绝。不同群体皆能从书中收获己需,可谓儒者阅后见仁、官道阅后见术、商贾阅后见策、高士阅后见境。
笔者以为,禅宗语录,若仅从字面挖掘探析,作为修身之警句读之,未免浮于浅表、明珠暗投。但倘深陷其中故弄玄虚,又失之率真、恐有矫饰造作之嫌。因此,作为一般读者,提炼出有用的理论,能够用于指导实践,即已达目的,至于其他深意,大可不求甚解。在此,谨将自己读后体悟的为人处事“四种思维”与诸君分享,若有高人觉肤浅,吾本浅人,不愿深究。
一、辩证思维
这是《菜根谭》自始至终闪耀的思维之光,带有浓郁的道家特质。《老子》云:“反者道之动。”在《菜根谭》中有淋漓尽致的发挥。概括起来,就是凡事均有两极,达其一极,就会向相反方向运动。举几个例子,①恩里由来生害,败后或反成功;②真廉无廉名,大巧无巧术;③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④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⑤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⑥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⑦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⑧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宏观上讲,语录里现的辩证思维,告诉我们三个层次道理:一是利与害时常互相转换,发达顺利时不应盲目乐观,此时运势势必走下坡路;背运坎坷时不应气馁灰心,此时正是转运之机。二是事物两极时常相互渗透,至刚中含着脆弱、至柔中带着力量,万事万物无所谓好与不好,主要是看能否因势利导、清晰认识矛盾运动的规律。三是从矛盾对立面出发,去历练、去修炼,看似艰难困苦,实际上是一条捷径,艰苦的环境能够成就一个人,严酷的斗争能够锻造一个人,我们要敢于奋斗、敢于付出。
二、底线思维
《菜根谭》这部语录,教育世人的最显著品质就是如履薄冰般的谨慎,学会居安思危,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举几个例子:①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②渔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食,雀又乘其后;③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④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⑤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⑥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
底线思维的体现,在这本语录中反复体现,几乎成为贯穿全书的一条思想主线。理解起来,主要是告诉我们三个原则:一是得意时要往失意处盘算,只有学会理解失败,才能守住成功;二是繁忙时要在清净中反省,只有冷静下来,跳出当前维度圈子,才能看清辨明;三是主动时要转向被动角色思考,防止落入他人彀中。实际上,只要一个人学会守住底线,大抵不会拥有失意人生。
三、中庸思维
中庸之道,本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髓特质之一,然这些年,随着不同意识形态的舶来,有人视其为糟粕,其实他们都应读一读《菜根谭》中的经典语录。中庸,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哲学,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处事,是一种葆光养气的方法,也是儒释道三家都推崇的一种态度。举几个例子:①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②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③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④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⑤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⑥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从这些语录可以看到,中庸不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而是一种不盈不亏的守持,如同河谷,水满则溢,水亏则干,中庸告诉我们,涵养水源但不应求满,人的精神境界应当长期处于将满不满的动态平衡之中。以中庸思维处事,可以换得云淡风轻,换得快意人生。
四、自然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是尊崇自然的,从自然现象中发觉至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菜根谭》也不例外,书中有很多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从自然中总结道理,用自然之道诠释人间大道。简要举几个例子:①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当一毫障塞?人心之体,亦当如是;②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③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玄妙的禅境,由于偏向佛学思辨,这里不进行列举。这些语录告诉我们,自然万物有其运行规律和法则,顺天应地、尊崇自然法则,是为人处事的根本,逆天而为,无所祷也。特别是生活在当下的人,常把人类意志凌驾于天地之上,殊不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前形势下,是该拾回自己的那一点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了。
行文至此,暂且收笔,好书应共享,感悟作抛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