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发前的准备
1.做好去西藏的旅游攻略。准备去哪些景点,预计多长时间,和谁一起去,自驾还是报团,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做攻略的。
2.准备出行衣物.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得带上,防晒霜,护肤品,墨镜都是必需品。我穿裙子,热了就穿薄打底裤,冷了就穿厚打底裤,还带了一件小羽绒上衣,所以还比较方便。
3.心理上要放松。不要老想着高反,就不会有高反,或者高反了也会很快过去,心里积极暗示很重要。这个工作一定要出发前至少1-2周就开始做。
想着:我要去一个缺氧却全民有信仰的神圣而美丽的地方,去赏景、去观人,去探寻、去解惑,去拍照、去放松,也是对自己出行的一次挑战。
必定,西藏这块圣地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能去的。
4.我这人出门怕饿着,出发前,还为自己烙了1个锅盔,炒了一瓶绿辣椒,其实,只吃了一点点,后面基本没用上,几天后还是扔了,怪可惜的,早知道没用,就不用准备了。
事实证明,带上手机和少量零钱就可以了。零钱在网络信号不好时可以购买物品,去寺庙里可以随便放,还可以给磕长头的有些人布施。
二、旅行正式开始
D1.(7月6日)登机直奔拉萨,预定好早8:30的机票,因人数有限制改签到下午5:30了。不过也没有影响出行的心情。
上了飞机,坐在窗口,向窗外观望云上景色,心情还有点小激动,一路都不舍得合眼休息,还被同行的表妹夫调侃道:“让你妈看个够”!
就这也没能拉回我向机仓外张望的目光。2小时40分后,到达拉萨,有车接我们直奔酒店。
晚上没睡好,半夜3:30和5:00起夜两次,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平时每天一次变成了一晚2次,我觉得有点奇怪,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反吧。





D2:(7月7日)巴松错
早上7:30从拉萨坐车,中途吃个午饭,下午2:30到达巴松错。有这么美的风景,坐了近乎6小时的车程,值了!你看那湖水多绿呀!


















回到住宿房间,摆好东西,突然发现:“我左手无名指上的金戒指不见了”。
老公说:“你再找找,别吓人。”我没有什么遗憾地,很镇定地。(要是放在以前,我有可能沿着原路去找,今天可能景美,人也累了):
我说:“真的不见了,可能丢在游船上或者巴松错湖边上什么地方了吧。那会儿,戴着手套,照相不太方便,就不停地一会儿把手套拉下来,一会儿又把手套带上去,挺麻烦的,可能就在那种情况下不知不觉给丢了吧,算了吧,丢了就丢了,我在拉萨重买个银手镯”。
后来没等到回拉萨,在丢戒指后的第三天我就被说得动心,在从林芝回拉萨的中途,导游带我们去“娘当村”,说是体验藏民生活,我就买了纯手工制作的雕刻精美的银手镯。
回来后,有位朋友刘山民听说此事后,笑着解释为:“哎,丢了金戒指,这是好事!这说明你有佛缘。你看,藏民们都把多余的钱财换成金子,给佛刷了身了,或者进贡到大昭寺等寺庙里去了。捡到你金戒指的人会替你带到佛跟前去的。这不就结了佛缘吗?多好的事,这都是天意”!
我觉得这位刘朋友说得太和我的心愿了。我当时就想:“丢了就丢了,就当援藏了”。心情超级轻松,一点不就结!

晚餐后,参加篝火晚会,外面有点冷,穿上了小羽绒服上衣,跟着在火堆旁边跳了一下下,很开心,很忘我!
D3:(7月8日)雅泥湿地~雅鲁藏布大峡谷~藏博物馆






祈福这里有故事了!下来一车游客,由一名景区内的导游带领大家,给大家边走边讲解风俗民情故事。
讲解祈福的手势动作要领,大家都跟着学。还说南迦巴瓦峰祈福很灵验的,每个家庭一生只能有一次并由一个家庭代表来祈福。
如果你是祖辈或父母辈的,今天在这里祈过福了,回去后一定要记得告诉您的孩子们,在这里只管来玩,就不用再祈福也不用来还愿。
还说他们藏民不象咱们内地讲究还愿,他们不讲究还愿的。
游客们都怀着虔诚的心,想在此为家人祈福,我也不例外。
这时,导游又说:“大家看,那边的木牌子上有铃铛,木牌子上可以写上你是为谁祈福的,把他的名字写上,挂在那里,祈一个福60元”。
游客们都激动地喊:“我要一个”,“我们也要一个”,我和老公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笑着说:“咱也要一个”。
导游说:“想为家人祈福的这边请。大家排队”!
就这样,游客们排队挤进售卖挂铃铛的木牌棚子里面,人们生怕买不到似的。
导游说:“大家排好队,看好了,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需求,每个60元,一般家庭合睦就这3个就可以了”。
瞬间,我有上当的感觉,心中又想:“就当援藏呢”。老公回过头看着我说:“咱把5个都买了吧”?
我说:“好”!
几乎每个人都买了,好多家庭买了3个组合的。
然后,由另外的几个人指导祈福的人如何填写姓名后,走过去面对南迦巴瓦峰虔诚地祈祷!
我在心里虔诚地祈福:
1.愿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2.愿孩子们都能活成一束光,事业有成,梦想成真。
3.愿我们老两口能够天官赐福,平安、健康、长寿,为祖国和孩子们贡献不老的青春岁月。
















D4:(7月9日)林芝~娘当村~拉萨
(今天几乎没有拍照)
今天中午,导游说,带大家去藏家做客,讲了走进藏民家里的注意事项1.2.3...
走进娘当村,女11号(总共有15个接待)接待了我们这个17人一行旅行团。
村子是政府给统一盖的,相当于内地的统一搬迁。
女11号,汉语说得很流利,上过初中,有2个老公,他们是兄弟俩,当年因穷娶不起老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女11号有2个老公的事实婚姻。
现在,女11号只跟其中一个领结婚证,另一个去村委会盖章即可。
她跟每个老公各有一个孩子,2孩子均在林芝县城上学。
这女的很能干,尤其是很会说,很会煽情。
结合她家的事实给我们讲藏族没有医院但人很长寿的秘密,主要是说“药银”对身体的各种好处。
说得我们好多人都买了他们村庄统一手工打造的银品,我只买了银手镯,说带着可以祛湿气。
还想买别的,后来听团友说“拉萨的银子没有这么贵,我看过了,一般在每克在12-15元之间,咱们那边大商场基本上也就15元左右,这里每克21.7元,太贵了”!
听后,我忍了忍,没买别的,但我们一行其他人,还有人买了银梳子,也有人买了银碗,听说一个老太太买了银钵等3万多的银品,说银钵盛水可以净化水,相当于净水器。好多人听过讲解后都买了自己喜爱的银品。



上学,有文化,还是好。
女11号的工作就是吃了有文化的福,她只做接待,就不用吃别的苦了。
说白了,今天的走进藏家,就是旅游部门安排的专程采取自愿购买“藏药银”的购物团。
虽然、也许被忽悠了,“藏药银”的价格比内地925银的价格高出1倍,是每克21.7元,但大家买到了心仪的银品,也都心满意足,说:“就当援藏了,挺好的”。
之后,直接开车回拉萨送宾馆。
晚餐,我们自己在酒店对门解决,吃得烧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