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9】中国现当代文学之绕不过去的民族斗士——鲁迅

【69】中国现当代文学之绕不过去的民族斗士——鲁迅

作者: 简雅清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23:18 被阅读0次
    萌萌哒的鲁迅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从小学就开始接受鲁迅先生思想的熏陶,不管是教科书课文还是考试试卷上的阅读理解,大家都一起经历过被周树人支配的恐惧,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中,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叫醒愚钝的民众不断声嘶力竭地呐喊的民族斗士,但真实的他是多面的,鲜活的,他也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对儿子周海婴极尽宠溺的可爱爸爸。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正统文化,以及佛、道、墨、法等非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以后在南京求学及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和日本等东方文化,在经历了从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此外,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好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鲁迅无疑是最具有原创性与源泉性的现代中国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和青年。

    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

    但对于他的时代与民族,鲁迅又是超前的。因此无论身前与身后,他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我们民族有幸拥有了鲁迅,但要真正理解与消化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文化与文学遗产,还需要时间。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鲁迅小说对农民与知识分子“精神病苦”的深入挖掘,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拷问”,这是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的一面,鲁迅小说中“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两种情节结构模式。

    《阿Q正传》是最早介绍到世界的中国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阿Q和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都有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

    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甚至竟是二三十年之后”。(PS:一语成谶!)

    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不管处在哪个时代,读者作为个体也能从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阿Q是反省人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鲁迅在传统文学最具实力的散文领域(另一个领域是诗歌)也创造了堪称经典的《朝花夕拾》与《野草》:这真正显示了鲁迅的创造活力。

    《朝花夕拾》与《野草》一方面在鲁迅的著作中是最个人化的,散文这种文体如周作人所说,本就是“个人的文学之间端”;另一方面又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画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在这方面也是显示了鲁迅文体家的特色的。

    在小说方面,《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篇短篇白话小说,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从情节结构来说,《狂人日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三十则“语颇错杂无伦次”,“间亦略具联络者”的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

    从文体结构来说,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了反讽的结构。

    鲁迅先生还有许多优秀作品如《孔乙己》《故乡》《少年闰土》《祝福》《伤逝》《在酒楼上》等,所以研究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需要慢慢来。

    在文学上,鲁迅是一位名族斗士,而在生活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鲁迅却是非常和蔼可亲的,鲁迅老来得子,49岁的时候有了独子周海婴,起名字的时候,他想到自己在上海住了10年,对这个城市很有感情,孩子又是在上海出生,所以取一个上海的“海”字,“海婴”意思就是上海的孩子。他又讲,“如果孩子长大,他不喜欢这个名字,可以改。”

    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海婴写过他是父母避孕失败的产物,难产更是让母亲受了很大罪,当时鲁迅就告诉医生“保大”,不过得了儿子,鲁迅却兴奋得像个孩子。只要有朋友来,鲁迅必把孩子抱出来给人看,像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时候海婴睡着了,鲁迅也照样把孩子抱出来看,海婴被吵醒哇哇大哭,鲁迅又要哄睡。

    海婴幼年多病,经常弄得原本就提心吊胆的新晋父母坐立不安。许广平回忆道:“小孩有些咳嗽,不管在另一间房子或另一层楼,最先听到的是他。为了省得他操心,我每每忍耐着不理会,但是他更敏感,时常叫我留心听,督促我去看……如果不是咳得太厉害,他总是不叫醒我,自己去留心照料的。”

    在给友人的书信里,他常常和朋友分享育儿状况和儿子的趣事:

    “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也较去年强健,而且近来似乎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闹。但因年龄渐大之故,唯每晚必须听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颇为废去不少功夫耳。”

    “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现在的孩子更捣乱了。”“他去年还问:‘爸爸可以吃么?’我的答复是:‘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今年就不再问,大约决定不吃了。”

    遇到海婴以不肯吃饭消极抵抗的时候,“这时我也往往只好对他说几句好话,以息事宁人。我对别人就从来没有这样屈服过。如果我对父母能够这样,那就是一个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海婴大了,知道爱美了。 “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只有衣服不肯学我的随便,爱漂亮,要穿洋服了。 ”

    海婴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各式各样有趣的玩具,鲁迅也一改平日只光顾书店的习惯,常常在一些杂货店和卖玩具的摊位上驻足,花心思为孩子挑选玩具。一次,他给海婴买了一套木匠工具,让海婴模仿工人劳动。海婴高兴得手舞足蹈,拿着它四处敲敲打打,完全沉浸在当工程师的意境中。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记录了一桩事:家里请客,从福建菜馆叫菜。海婴抱怨说鱼丸不新鲜,别的人吃了都是好的,没人相信海婴的话,甚至也没有人注意孩子的话。许广平也只是又给海婴挟了一个。他依然嚷嚷说是坏的。鲁迅于是把这个吃剩的拿来尝尝,发现果然不新鲜。于是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鲁迅做父亲专门写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他也是完全按照标准做得。他做父亲的独特不仅仅因为他肯为海婴请看护多写两篇文章,也不在于他每月支出20元大洋给海婴看病,更不在于他肯通宵地照料孩子,愿意拿出时间来陪孩子玩儿,孩子怎样捣乱他都不恼怒。而在于鲁迅对于不懂事的孩子仍然能像朋友那样尊重,尽量以同理心来体谅孩子。

    诗人柳亚子曾经说过:“近代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以下是萧红的原文,这段文字读来仍然惊心。

    “ 楼上楼下都是静的了,只有海婴快活的和小朋友们的吵嚷躲在太阳里跳荡。

    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向爸爸妈妈说:“明朝会!”

    有一天他站在上三楼去的楼梯口上喊着:

    “爸爸,明朝会!”

    鲁迅先生那时正病的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那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没有听到,于是他又喊:

    “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大声地连串地喊起来:

    “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下了,不要喊了。可是他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象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出:

    “明朝会,明朝会。”

    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哭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

    “爸爸是个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明朝会”就是父子之间最后的呼应,不久鲁迅先生就去世了。

    鲁迅为了哄儿子睡觉,编了首歌谣,其中“小白象”是许广平对于鲁迅的爱称,海婴生下来浑身红通通的,就得了个乳名“小红象”,海婴小时候就枕着这首歌谣入睡: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小红,小象红。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

    这真温暖,不是吗?

    鲁迅和他的萌萌哒的海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9】中国现当代文学之绕不过去的民族斗士——鲁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yp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