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什么?诗能给人带来什么? 诗能当饭吃吗?
一位诗人朋友, 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几国文字,并多次在《星星诗刊》和《诗刊》上发表。诗人朋友保持着热情高涨的创作习惯,他每年有数量可观的诗作发表出版。 一次他晒出一年稿费收入,共计一万余元。如果单纯依靠写诗来生活,别说养家,养活自己都是问题。 于是这位朋友一边工作,一边卖酒,一边写诗。
但是依然有许多人喜欢诗歌,喜欢写诗。
诗最初的字形左边是言,右边不是寺字,而是一个图形,有左右,像极了之字,从一侧到另一侧。
诗,言志也,孔子这样说。所以在编撰《诗》时,他毫不吝啬地将大胆而真挚表达情感的《关雎》放在首篇。这和后代许多编诗集的编辑完全不同,人家都要把最重要最有名的诗人的诗放在首位。孔子不是这样的, 他公允地将整理来的诗歌歌谣按照感情的真挚放在前面,而把赞美统治者的“颂”放在后面。可恶的是儒学和理学盛行之时—它们可是延续相当长时间段,统治阶级便把《诗》作为一种经书子集来推广,后世便称之为《诗经》。
人们喜欢《诗》,在它面前人人平等而倍觉亲切。
如同荷马史诗一般,《诗》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两千多年来,滋润着中华儿女。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之时,仿佛《诗》的篇章正在打开。诗不是普通的言谈,它是有灵性的句子。
无论你是否是诗人还是普通百姓,一旦读懂《诗》中的一首首诗歌,灵魂犹如出窍一般,和万物取得联系。像触电一般,有了另一道精神护体。诗带给人不是物质层面的享受,而是精神徜徉。物质或食物会得到会消失,诗歌带给人的精神感受却不会,尤其当悲伤难过来临时,诗歌更是绝好的疗伤帮手。
欢乐大笑时人们不会写诗,欢乐还来不及,谁会去停下来呢。忧伤和孤独往往是诗意诞生的沃土,于是诗歌便产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