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歌》
达斯汀 林登史密斯---摘录自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尊者《I Am That》
编辑整理:杰瑞卡茨
——————————————————————————————
*第一节*
深深的沉入“我在”感,你就会发觉。
(译者注:“我在”感---时刻当前的临场感;时刻在知觉当前身心内外的那个现场中心感)
用你的心智凝视“我在”,那就是纯粹而至简的存在。
首先要迈出第一步。全部至福都来自于内在。转向内在。你知道这个“我在”。把你能够抽出来的时间全部用在守护“我在”感上,直到你不用去刻意拉回,它就已经自发的回复到“我在”状态。再没有比这个更简单容易的方式了。在万物起源之先,在万物消失之后---我在。所有一切都在我内,在“我在”内,它在每一个众生内在中照耀。
在一个甚深的层面上,我的经验就是你的经验。跳入你自己的内在深处,那么你就会轻松而简单的找到这些经验。去直接观照那“我在”吧。
*第二节*
当我见到我的上师,他告诉我说:“你并非你所认为的你自己。去找出你是什么。留心监视“我在”感,把你真正的自我本性找出来。” 我完全遵照他的开示去做了,因为我信任他。我就按照他告诉我的去做了。我把我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观看在寂静中的我自己。这是多么与众不同啊,并且是如此迅速!
我的老师告诉我说,去持续的,坚持不懈的,顽强持久的---守护在“我在”感上,一刻也不要从“我在”感上转向,一刻不离的守护“我在”。我竭尽所能的去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并且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我在”所教导的真相,我从我自己内在中认清了。我所做的全部就是去牢记他(“我在”)的教导,他的面容,他时刻浮现出来的言辞。这带来了心智的一个终止;在心智的寂静中,我看到了我自己就是“我在”---无束缚,不负任何责任义务。
我老老实实的只是跟随我老师的教导,也就是聚集全部心智去凝视那纯粹的“在”,“我在”,并且就驻留在“我在”。我常常一坐几个小时,心里只有“我在”感别无它事,安宁平静和喜悦,以及一个深深的“一切容纳在内”的爱,很快就成了我的常态。在这之中,所有的都不见了---我自己,我的上师,我生活的人生,在我周围的世界。只有安宁常驻,以及深不可测的寂静。
“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致力于只观照“我在”感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我就遵循这指示,单纯的去做了。我没做任何调息的练习,或者冥想,或者经文的研究学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我在”感上,并且持续驻留在“我在”感上。这也许是极其简单纯朴的,甚至有点粗浅。我这么做,只是因为这是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这么做。然而,它有效!遵从导师,是一剂融化所有欲求和恐惧的良药。
在我做任何事情时,都没有任何期待感。事物依照它们应该发生的那样发生---根本不是因为我的行为,我的意志才让它们发生的,而只是因为“我在”,因为我是那个“整体”,事物才发生。在实相里,没有发生过任何事。当心智处于躁动中,就使得湿婆看上去在翩翩起舞,就如同湖面的水不停的波动,就使得月亮看上去跳动不停一样。所有一切现象,都归为颠倒的观念。
无论我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也无论我扮演什么样的功能作用---我始终停留在我真正本性上:不动,不摇,不染的独一“我在”。
当我说“我在”,我不是指一个和身体关联在一起,作为身体中心的那个分离独立个体。我是指那“存在”全部整体,意识觉知之海,所有已知和所有可能性在内的全部宇宙整体。我毫无任何欲求,因为我永远都是完整整体。
言辞空无实意。真实无法被描述,而必须被亲身体验。对于我体验到的真实,我无法找出更合适的言辞。我所讲述的也许听上去荒谬绝伦。但是我所说的言辞,是试图去传达最高真相。一切即一,然而我们多少人拿来做遁词,根本也没去认真体会它。所有一切愿望诉求的目标,所有一切事物的运作,全都为了满足这唯一源头本体,而这本源本体,我们都知道,它是“我在”。
正如那太阳,在亿万的水滴上被映射出来一样,这映射是被永恒不断的,无穷无尽的重复下去。当我反复重复:“我在,我在,我在....”,我只是在宣称并且反复宣称永远当下存在的事实。你厌倦了我的言辞,是因为你并没看到它们背后那活生生的真相。去连接“我在”那么你将找到“所有言辞”和“寂静”两者的全部意义。
....我信赖我的上师。他让我去做什么,我就老老实实的做。他嘱咐我去凝视“我在”---我就去做了。他告诉我说,我超越于所有可知觉的事物,超越于所有可想到的事物---我完全相信....你可以任何适合你的方式;你的诚挚和热情将决定你的成长速度。
*第三节*
首要的,确立一个持续不断的,和你的自我联系沟通的常态机制,时刻和你的自我待在一起。进入自觉觉自,那么祝福和幸运就源源不断的涌现。去做一个“观睹见证”的中心,深入思考和审视,并且逐步在行动中成长为一个爱的中心。“我在”是一个微小的种子,它会逐渐长成一棵浩瀚的大树---完全的自然天成,无须一丝努力。
确立你自身稳固的连续不断的沉入“我在”感。这是所有努力的开始也是结束。
紧紧的连续不断的驻留在“我在”感上,无视任何别的事物。当你这样做了,心智就变得完全宁静,它会闪耀出一种全新的光,并且以全新的认知来振动。你只须紧紧的连续不断的驻留在“我在”上,这全新的闪耀和全新的振动,全都自发的不由自主的到来。
拒绝所有念头想法的勾引,只此一念:这一念“我在”。在一开始,心智会反抗,但以耐心和坚持不懈,心智就会顺从并且持续保持着平静安宁。一旦你平静安宁,所有事情都会自发的不由自主的开始进行,并且完全自然天成,你无须做任何干预介入。
只把“我在”感挂在心里,融入这个“我在”感里,直到“我在”感和你的心智融成一体。通过反复的尝试,你会无意中发现专注和情感之间的完美平衡,而此时你的心智被持续稳固的伫立在“我在”感---这一念里。无论你想别的什么,无论你说什么,或者无论你做什么事,这个“我在”感都坚不可摧,并且亲密无间,不受任何影响,时刻耸立于当下,并且常在,成了心智的背景底蕴。
要想认清“你是什么”,你首先必须调查研究,认清“什么不是你”。然而要去认清那些“非你”,你必须仔细的观察监视你自己,扔掉所有不必要的玩意,只跟随最基本的事实:“我在”!............远离“我是这个或者那个”,撇开“这样或那样”,而一贯的坚定的驻留在“我在”,并且努力去持续感受“我在”感,就住在“我在”感上,只是单纯的“我在”,而没有“这样”或者“那样”。
除了唯一的问题:“我是谁?” 其余的所有问题都扔掉。最终,你完全确凿的肯定,“那就是你”就是唯一事实真相。“我在”是确定无疑的。“我是这个,我是那个,我是这样,我是那样”都不是事实真相。尽你所能的去找出,事实上你是什么。
就持续抓住一件事,那个最重大最重要的,就紧紧抓住“我在”,其它的都放手,让它们随便来来去去。这就是成就法。完全认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什么可抓也没什么会遗漏。一切都是已知,没有任何东西要被牢记。
....只牢记你本身--“我在”,就足够让你的心智恢复宁静,并且带你超越。拿出点信心!
别四处找寻了,停下来!只观看---这就是此时此地---这就是那个“我在” ---对此你清楚的很。
你不能带着某种企图去宣称“这就是真正的我”。那根本没意义。
“我在”是直接的第一手的感受,而且无须任何检验证明。就和“我在”待在一起。
和你所确信的东西心甘情愿的呆在一起。你能够完全确信的,唯一的一样东西就是“我在”。和它在一起,无视其它任何事物。这就是瑜伽。
在被“这个是我,那个是我”染着之前,拉回来,重新回到那个纯净的“在”状态---“我在”以它的纯正纯一持续不断。你的缠缚和沉重包袱都是属于“假我”的身份认同---把它们全扔掉吧!
就是你对幸福快乐的四处找寻,对享乐的极度追求,才弄的你悲惨不幸,难道你还没弄明白吗?试试另一个方式:对痛苦和喜悦都漠不关心,即不追迎,也不拒绝,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在“我在”上,这就是永恒当下的层面。用不了多久,你很快就将认识到,那安宁和幸福快乐就在你的自身天然本性内,而如果从其它各种特定具体的渠道,从别的门路途径去寻找安宁和幸福,那才是躁动不安。
全心全意的去念念不忘这个“我在”,想念着这个“我在”,它是什么,它是怎样的,它的源头是什么,它的生命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这跟“挖井”太相似了。你把不是水的那些东西统统掏出来扔掉,直到你挖出那赋予生命的源头活水---那用之不尽的泉眼。
那个追逐快乐享受,同时逃避不愉快和不合意的“我”是虚假的;那个看到快乐和痛苦,并把它们看成一体不可分的“我”才是真的。
那些练习去把他们的心智聚焦到“我在”上的人们,会感觉到和其它的---遵循同样法门并已达到稳固连续“住”在“我在”的人们---有关联,并且发生共鸣。
你无须去为你的焦虑而烦恼。发生什么就随它发生好了。别试图去找什么办法强制压迫自己安静下来;别把“保持安静”弄成一件必须强制执行的苦差事。对于“保持安静平和”,用不着焦躁不安,埋怨自责,把“保持安静”搞成了烦恼痛苦。只是清醒的觉察到你当下所处的状态,并且对你自己的内外活动时刻清楚的知道---别去说:“是的!....我在!;下面做什么?”....“我在”里没有下一个动作。它是无时间性的状态。
*第四节*
在醒来的时候,首先到来的不是“我在”感吗?
“我在”感是始终和你在一起的,给“我在”粘贴上了所有种类事物的就只有你---你把身体,感受,想法,概念理念,所有物,占有权等等,都粘附在“我在”上。所有这些自我身份认同,都是错觉误导性的,哄骗性的。就因为这些,你才开始习惯于把“非你”当成了你自己。
我的就是我的,即使说上帝不是我的,依然还是我的(并非二元而是一体)。当然,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小东西,一个亮点---“我在”感,存在的真相。
凭借这个光亮,你看见这个世界,那亮点就是上帝,就是那个极其微小的亮点:“我在”,表面上是如此细小,然而在每一个已知和喜爱的行为活动上,它是最先和最末。(*我是阿尔法,我是西格玛)
没有“我在”就没有任何现象。所有的知识概念都是关于“我在”。
本我之外,一切都不存在。全部一切都是一体的,而且全包含在“我在”内。
扔掉所有非真,才能真正断言真实本身。这个自我肯定,用最适当的文字来表述就是:“我在”。除此没别的了。因为这“我在”你绝对的肯定。
扔掉用“猜测想象”去看待事物,学会以“事物本来面目”看待它们。当你能够以“万物本来面目”去看待它们,你也就看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好像擦拭一面镜子。这为你展现了世界本来面目的同一面镜子,也将会为你展现,你自己本来的脸孔。“我在”这一念就是擦镜子的那块“抛光布”。
“我在”是永远当下。你用不着去回忆什么。...就在当下,你的存在就被“体验”充塞混合交织着。你所需要的全部,就是去解散掉体验的混乱纠缠。一旦你认清了纯一纯净的存在本质,毫无“这样那样”的属性,你就会从种种体验之中明辨真假,你就不再迷惑于各种名词概念和各种形式形相,不再被误导。
....“我在”以运转变化的动态,营造出这世界。“我在”于平静状态,归于“无上” “绝对”。
在那广大浩瀚的意识内,显现出一道光,一个极其微细的亮点,迅捷的移动并且扫描出种种“形相”,“想法”和“情感感受”,种种“概念”,观念和理念,就好像一只正在纸上书写着的钢笔。而那留下的一条条墨迹就是记忆。你是那微细的亮点,并且透过你的运动,这世界是永远在反复重建。停止运动,就不会有任何世界显现。回头看看内在,你将发现那“我在”感,那光点是在那主体内无限之光的映射。只有一道光,万物彰显。
“我在”是所有现象显现的【根】,并且稳定不变的和“一系列相续不断的种种事件”链接关联在一起,这“一系列相续不断的种种事件”,我们称之为人生.....
人类每秒种都有死亡,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挣扎就像一片乌云一样悬浮在世界之上。难怪你如此的害怕。但一旦你完全弄清了,死去的唯独只是身体,而借由记忆的串联连续性所反照出的“我在”感是不死的,那么你就再也不害怕了。
人们意见相左,争论不休,但是所有人都面临他们自身存在性的事实。“我在”是根本事实;“我是谁?”是根本问题,对这根本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找出一个答案。
深入探究“我在”感,那么你将确定无疑的发现,这感知中心是通用的,普遍的,就如同照耀这个世界的光一样普遍。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一切就发生在你面前,你是这寂静无声的观睹见证者。在另一方面,无论完成了什么,都是通过你,透过你完成的,你是普遍而又用之不竭,无穷无尽的能量活力。
在心智之前---“我在”。“我在”不是用心智推理出的一个观点;心智是对我发生的现象,我不是对心智发生的现象。既然“时间和空间”是在心智里,那么“我在”就超越于“时间和空间”,永恒而遍在。
...你不是“这个人”,在“这个人”里面,除了这个极其微小的“我在”亮点之外,就再没有任何属于“你的”东西.....“我是这个人,我是那个人,我是这样的,我是那样的”---这都是梦,在这梦里,纯粹纯一的“我在”上面贴了客观现实的特性标记。你已经遍尝了如此众多的事物---它们突然全都化为乌有。唯独“我在”感继续存在---不动不变,依然如故。在一切变化变动中,停留在这不变的“我在”感上,直到你能够超越。
当“我是个体的我自己”消失,“我是全部整体”就到来。当“我是全部整体”消失,“我在”就来了。当“我在”消失,真实独在....
*第五节*
有很多很多出发点---它们全都导向同一终点。你可能以大公无私,不求结果的忘我工作开始;你可能随之丢弃思维,并且最终丢弃了所有的渴望欲求。在此,放弃是即刻可用的要素。或者,对你想要的,或者你思考的,或者你做的任何东西都不在乎,都不介意,只是稳固于感念“我在”感,在你的心智里,稳固持续的凝视“我在”。各种各样的体验经历都可能突然来到你面前---而你始终稳固停留在---无动于衷的镇定自若里,唯有这“我在”连续不断,因为你认清了所有一切可知觉的现象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现在你热爱什么?“我在”。全感情,全理智的投入“我在”感中,其它事情一概不考虑。这个“我在”感,当它毫不费力的自然而然的持续屹立,就是那至高状态。
在这状态中,爱者和被爱者就是爱它本身。
在世界显现之前,意识就存在。世界在意识内显现,世界在意识内持续,但进入纯粹纯一意识时世界消失无影。一切万物的【根】,就是“我在”感。心智的状态---“这儿有一个世界”---对于存在来说是次要的,我不需要这世界,而这世界的显现需要我。
回家去吧,接掌你父亲的事业,在你父母年老的时候照顾好他们。和一直在等你的那个姑娘结婚吧,简单,淳朴,忠贞。隐匿你的美德,韬光养晦,和光同尘。
那五官和3种属性(悦性,变性,惰性)就是你的8重瑜伽修法。“我在”是大明咒,无上咒(mahamantra)。你能够从中学到你需要去了解的所有东西。仔细留意,持续的自我质询。就这样足够了。
每一件事物都是一个概念游戏。从概念游戏里解脱自由的状态,什么也感知不到(无余三摩地nirvikalpa samadhi)(入空戏论灭)【根】念是:“我在”。它打碎了意识觉知的纯一纯净状态,追逐于无法计数的感受,感性认识,情感和概念想法,并且以全部想法概念和感受,整体构造上帝和他的世界。“我在”始终保持着观睹见证者的身份,以观睹见证者留存,但一切万物的发生和显现都是上帝(整体构造和整体秩序)的意愿。
感受(*information交互信息)现代物理学已经明确的知道,这世界不是由别的东西组成的,这世界的组成只有三样东西:想法,组织结构,信息。
在我的世界里,没人出生,也没人死去。一些人动身去旅行然后返回,而一些人永远也不离开。那差别不同,只是由于它们在梦境里旅行才营造出来,每个人都酷爱沉迷于他自己的梦里。唯有醒来是关键。认清“我在”就是现实性,同时也是爱,这就足够了。
就如同点燃一支香,它随后燃尽一样自然,同样的,身体死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实上,这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事情,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既不是这身体,也不是这心智”。我在!
别把你自己等同于某个概念。如果你用“上帝”,“未知”来作意,那你纯粹只是在表达:“我不知道我是什么”。如果你了解上帝如同了解你自己一样,你用不着说它。最好的就是单纯简单的“我在”感。坚韧不拔的住于“我在”感上。这坚韧不拔就是智慧;别考虑失败匮乏。在这个全然了悟中,就没有任何匮乏和失败。
那些让你觉得“你是个人”的玩意儿都不是“人”的本来面目。那本性只不过是一个无量纲的,无因次的意识点,一个空无一物的“自觉”;对你自己而言,你所能断言的只有:“我在”。你是纯净的存在,觉知,至福。去认清这一点,那么所有的追寻就结束了。当你领悟到它,此时你就明白,你认为你自己是什么,那全部都只是想象,离开了纯净纯一的意识觉知,跑进了短暂的想象里,想象出稍纵即逝的事物现象,想象就是想象,虚幻就是虚幻,不真实就是不真实。
*后续部分*
...你非此,在此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你的,除了那个“我在”的小标点.....“我是这个,我是那个” 这都是梦,只是“我在”这张邮票贴在了它的现实性的幻想上。你已经品尝过了如此多的事物---所有一切都如同泡影一样突然破灭而化为乌有。只有“我在”感被留存延续---依然如故。在一切变化中,就和这不动不变的“我在”呆在一起,直到你能超越。当“我是我自己”消失了,此时“我是全部整体”来到。当“我是全部整体”消失,“我在”来到。当“我在”消失,唯真实独“存”.....
通过认清什么不是你,你就来到对真正自我的认知上。不予认同和扬弃,就是回到你真实自我的道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真实绝非幻相,也不是心智的想象。“我在”也非连续不断的,尽管它是一个有力的手指;它显现出要去探寻的位置,而不是那个要找到的归处。只须去仔细审视它。一旦你完全认清了,除了“我在”之外,你说什么都不真,而那真实是没有内容的,无法被指出,那就是你的真实自我,此时“我在”也就不需要了---你不再热衷于去用言语表达你真正是什么。所以你需要做的只是丢弃---去定义解释你自己的那个倾向。关于你是谁,那全部一切定义解释都只适用于你的身体以及身体的表现形式。一旦对身体的沉迷和幻想破灭了,你将归回你的本性状态,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并且毫不费力......
“我只是那观睹见证”这理念会净化身体和心智,打开慧眼。然后人就会超越于幻象,他的心就免于所有渴望欲求的逼迫。就如同冰变成了水,而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融化在空气中,消散于空间,同样的,身体也消失于纯粹的觉知,然后觉知转入纯一的自性---超越于所有“存在和不存在”的。
以一个活着的众生形式存在,并非终极状态;有某种东西被超越,更完美,即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即非活着,也非死亡。这就是纯粹觉知的一个状态,超越时空限制。一旦这身体和心智的幻象自我被丢弃,死亡就失去了它的恐怖,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观睹见证只登录事件。心智挂起的暂停状态,即使“我在”感也停止。没有心智就没有“我在”感。
你活着,你感受着,你思考着。通过留心观察你的生活,感受和思维过程,你就让你自己从它们之中游离出来,并且超越它们。你的个体性认同就消失了,而只剩下观睹见证。然后你就超越于这观睹见证。这是怎么发生的,别问这个问题。只是去从你自身内在中调查你自己。
所有我能如实讲出来的是:“我在”,其它全都是推论。但是推论已经变成了一个习惯。摧毁所有思维和考虑的习惯。“我在”感就是现象的一个甚深肇因,你可以称之为“本我”,上帝,真实或者其他什么名字。“我在”就在世界里,但是它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离开这世界的门。月亮在水面上的舞动是在水里被看到的,但是那月亮之舞是由空中的月亮引起的,而不是水,不管水是晃动还是静止,如果没有那天上的月亮,就不可能有任何月影。
只要我们把我们自己想象成是分离的独立人格个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完全分割开来,我们没法接受现实,因为现实在根本本质上是非个体性的,整体性的,与个体意志无关的。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自己只是一切现象的观睹见证,无空间尺度,无时间的---观察力的中心,然后认清那个浩瀚宏大的纯一的整体的意识觉知之海,它即是心智也是物质,同时超越于心智和物质。
你有没感觉到,这包罗万象的虚空,在这个虚空内,宇宙就好像蓝天里飘来荡去的一朵云?
这个文字概念的“我在”是一个“布告告示”:它不是真实。它从别的什么东西里面产生出来了。那么真实是什么?我不告诉你,因为言辞是真实的对立面,使得用言辞来表达真实,是全部无效的。无论我告诉你什么,那都不是真实,因为所说的一切都是从那个“我在”里跑出来的。事实是,我不可能把真实表述给你,我没法解释它,因为它超越任何表达方式。
一个人追求灵性道路,追求自我认知,内心深处是对“存在”的渴望,你热爱存续,你渴望存续。你对所有事物的渴望,无非源自于你拼命去获得生存。你的第一渴望是什么?去存续,去存在。不过如此。现在,当我说,把你的这个渴望扔掉吧。当你沉入那“我在”的存在性里,不消片刻,那生存的渴望也会消失。这是极其关键的地方。当你扔掉了“存续下去”的渴望,你就在绝对存在里---一个最本质的状态。你追求存续下去的那个动机,是因为你相信“你不是存在本身”,而这是你的最大妄想。
精神灵性的成熟是准备好了扔掉所有的一切。丢弃是第一步,但“真正丢弃”是洞察到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被丢弃,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你的特性。你没有任何属性,没有任何内容。
当你不从这世界里要求和主张任何事情,不从上帝那里要求任何东西,当你不欲求任何东西,当你不再去为任何事物努力奋斗,也不期望任何东西,那玄妙就会进入你,不请自来并且意想不到。
对真理的寻求愿望是所有愿望中最伟大的,但它依然是个愿望。所有愿望都必须扔掉,真理才能进入你的生命。
当你和挫败遗憾,和痛苦烦恼不期而遇的时候,就和它静静的呆在一起,别试图从中逃避。别把你自己投入盲目行动中。用不着学什么,也用不着做什么,这都不可能真正帮助你。就和这挫败遗憾,和这痛苦烦恼共处,然后审视揭开它们的根源---用内在审视才能真正帮助你。
认识了混乱,意味着摆脱了混乱;弄清了困惑,意味着不再困惑;认清混沌,意味着把捉到了混沌(背后的秩序)。
这世界和这想象,都是“存在”的不同状态。而那玄妙根本不是一个状态,它渗透于所有一切状态,但它没有任何状态,也不属于其它任何事物。
对于意识觉知来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意外发生,整体意识清楚的知道它要什么。(事物发生,必定是整体秩序的意向,否则事情不会发生。)
搁置延迟的反应是颠倒的反应。思维,感受和行动必定是一个统一的联合整体,并且与需要它们发生的情景处境一起发生。
你必须以什么样的奋斗和运作,才能做到正合适,恰当和幸运? 真正的恰当和幸运是不依思维,直接自发的,并且毫不费力,完全自动迸发。
在我看来,所有一切事物都无须外力,自然的,整体自发的,完全的不由你个人自主的。但是人们认为,为了一个胜利,为了赢得一个目标,必须依靠个人的努力行动。
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空泡影,由此,当你放弃利益,这世界反而给你更多利益。一个人,当他不再去考虑“输赢与得失”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无歪曲”的人,他不再歪曲曲解事物,由此他不受一切矛盾冲突,争论分歧的干扰。
考虑去分别事物的差异和事物本身的特异之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无害的,但当某个人认为他自己和这些事物是分离的,孤立于这些事物之外的,那这就不对了。事物和人是有差别,但不可割裂分离。自性一体,大自然是一体,现实也是一体。的确有相对,相反的差别,但绝无相互抵触和矛盾之处。如果你看到事物都是矛盾抵触不是一体,那只能说你自己是分裂的。并因此你将落入自由意志的假象中,或者内疚自责,或者自大傲慢,陷入痛苦烦恼和焦虑恐惧之中。
当你停止追求那些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你会得到所有你需要的东西。
刻意抓取的粘附,或者抵抗的排斥,所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痛苦烦恼,它是一个信号灯,说明你没有心甘情愿的去随顺生命的流动。
-------------------------------------------------------------------------------------
翻译整理:心灯一盏照彻明(欢迎指正翻译错漏,谢谢)
*后附简介*
尼撒噶达塔马哈拉奇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1897年-1981年)
他出生在孟买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家庭里,他有两个兄弟和4个姐妹。他是印度著名的精神导师和不二论智者。尽管他出身贫寒,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但顽强的性格以及独立自主的愿望引领着他。他后来开了一家小商店,主要经营印度比迪烟,烟叶和卷烟,并很快有了8家连锁商店和30名雇员。他在1924年结婚,并有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1933年他见到了他的上师Siddharameshwar Maharaj,1936年他觉悟了。1966年在他退休后,在他的寓所,每天要做两次演讲会谈。许多的演讲被记录成文字并被流传,还有少数被录影。1973年茅里斯弗里德曼把他的101篇会谈记录,汇编翻译出版,书名为《 I AM THAT》。这部著作给全球所带来的巨大共鸣,吸引了很多人跑到孟买来拜访尼撒噶达塔,以至于他带着点戏谑的说:“我一向习惯于安静的生活,但这本书一出版,把我的房子直接变成了火车站的站台。”
在他寓所的谈话中,马哈拉奇对真心实意的提问是完全开放的,但绝不容忍在精神灵性上的商业投机以及概念学术式的猜测。他积极而直接的引领寻求者们远离先入为主的偏见和经典教条,引领他们趋向亲身的直接认知体验。和通常意义上温和文雅而又富有耐心的上师不同,他的做略是完全相反的。他会穷追不舍的盘问,挑战,驳斥,批评,怒目相对并且对他的提问者高声棒喝,别去琢磨他说什么,而是去了解提问者自己。他说:“你在这里聆听到的东西,会变成种子。表面上也许你会忘得一干二净。但这种子会活着,在适当的时节,这种子就会发芽长大,并且开花结果。这一切都将是种子本身自发的。你什么也不必做:只是别去阻止它就够了。”
“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致力于只观照“我在”感而无视其他任何东西。我就遵循这指示,单纯的去做了。我没做任何调息的练习,或者冥想,或者经文的研究学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我在”感上,并且持续驻留在“我在”感上。这也许是极其简单纯朴的,甚至有点粗浅。我这么做,只是因为这是我的上师要求我去这么做。然而它有效!”
“你什么也做不了,你什么也没做。时间空间所带来的东西,时间空间也会把它们带走。当你认清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是整体自发的,你只停留在观睹见证,就没有不安。你只对你能改变的事物承担责任。而你能改变的全部,就唯有你的观看姿态。这才是你的责任义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