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鹅生金蛋”的故事颇有哲理。
一个穷困的农夫有一天在他的鹅圈里发现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蛋,但是他以为这是个恶作剧,正准备把金蛋扔掉的时候,他转念一想决定拿去验证一下,结果鹅蛋竟然是纯金的。
农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第2天他越发怀疑跑到鹅圈一看,还是和昨天一样,此后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去鹅圈拿金蛋,不久他就成了富翁,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贪婪又急躁,已无法满足于每天一个金蛋,于是他异想天开的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
鹅死了,农夫再也无法得到金蛋,而毁掉这一切的正是农夫自己。
初看这则预言觉得农夫真的好傻,每天等着收金蛋不好吗?后一细品,发现很多人都有点像寓言里的农夫。
这则寓言中蕴含了一个基本概念叫作效能。
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即下金蛋的鹅。
效能的概念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直观的运用就是储蓄。实现财务自由是很多人的梦想,最简单粗暴的财务自由就是存钱,存到一定数量后利息可以覆盖支出,那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即便最简单的模型操作起来也不容易,有很多人是本息不分的,甚至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而动用本金。本金和利息就相当于产能和产出,本金减少,产生利息的产能就减少,收入也会减少。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储蓄,而且适用于基金,股票,期货等几乎所有的金融资本游戏。
个人成长也是如此。我们不断学习提高,定投时间以增强自己赚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产能。而职务的晋升,收入的增长就是我们的产出。
我们不能只关注工资待遇的提高,即只关注金蛋,我们也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产能。否则,我们的眼光就会变得短浅,只能在现在的职位上踏步,每天忙忙碌碌,既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又担心职位不保,充满焦虑。
亲密关系同样如此。一个人要想过得幸福快乐,人际关系必须要处理好。而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亲密关系的处理上,也要思考要鹅还是要蛋的问题。
如果夫妻双方都只想着享受这份爱情的甜蜜,亲情的温暖,即要金蛋,却不想发自内心的“贡献”一点关切和体贴,甚至利用自己学的一些所谓的话术和技巧,操控对方,满足自己。长此以往,那个会下金蛋的鹅也会日渐消瘦,爱情,热情,甜蜜等都会渐渐消失。
道理似乎并不复杂,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选择扼杀下金蛋的鹅,仅仅是为了取出更多的金蛋。
我们常常为了赚更多的钱,选择加班加点拼命工作,而一再忽视早已糟糕不堪的身体;我们常常为了享受某种设备带来的便利,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却不曾对其进行维护,以至于设备损耗严重达不到预期使用寿命;我们常常陶醉于朋友的关心爱护,不断透支情感账户,最终导致紧张破裂的人际关系。
当然,过度维护产能同样不可取。比如一些马拉松爱好者每天跑步两三个小时,宣称可以因此多活几年,却不知大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跑步上。再比如,那些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却从不在实践中运用的人,是很难养活自己的。
由此可见,提高效能的关键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那些“重蛋轻鹅”的人,最终会连这个产金蛋的资产也保不住,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自己都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著有《从自行车到宾利:一个北大学子的创富之路》的周华先生曾说,一个人要想取得财务成功,需要做两件事:既要挣钱,又要投资。
而史蒂芬•柯维则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不管你是否遵从,它都一直存在。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