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开大的大字报,我用了差不多四个小时,就背下来了,还有那个毛主席语录我可以倒背如流。”
我想了想我的记忆力很有可能是遗传了他,只是这些年可能是工作太忙,事情太多,脑瓜子有点不灵通了,他记得的一些事反而是我快忘却了。
他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平凡憨厚带点老实巴交气息的农村人,其实他本可以是城里人,只是命运做弄了他两回,他还是成了农村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47660/2764c00f47dd5f20.jpg)
前几日我二姐跟我说:“要不你写写父亲吧,他的故事应该可以写成一部传记,我可以提供故事素材。”
我那时嘴上应承你了,可是心里没答应,因为我担心你说的故事太苍凉,太过于悲伤,那样我怕我自己会写不下去。
如今六十几岁的父亲,虽然跟我们在城里生活了快十年,可是我知道,他还是没能适应这城里的生活。
偶尔待一段他总会找借口回乡下生活个一段日子,直到他想母亲了,又会随意的回到了城里,周而复始的这样过着两地奔波的日子。
也许是年轻的时候为了我们一家人幸福,太过于操劳,这些年他身上的小毛病越来越多,倔强的他却是隐瞒着我们。
“没事,真没事”,一再追问,“哎呀,老毛病了,吃片药就好,没事。”
父亲就是这么个人,凡事对自己总是轻描淡写,对于我们确是苦口婆心。
父亲本来可以是个城里人,九岁之前他是地地道道的仙游城里人,家就在县中心,只不过那个年代家里很穷,但父亲却有十个兄弟姐妹,过着每天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
就是这个原因父亲被卖给了我后来的爷爷。
“父亲,当年你知道自己被卖给爷爷不?”
“知道啊,卖我的钱还是我数的,一共270元,那时一斤肉才七毛。”
父亲说的很轻松,我却陷入了沉思。
父亲说那年仙游爷爷陪他在那个小山村里只住了一天,然后就走了,走时骗我父亲过两天就来看他,父亲傻傻的就相信了。
两天变成了一年,两年,三年,一辈子,就这样父亲从城里人比成了乡下人。
我问父亲那年你恨吗?父亲说肯定啊。
我又问他那年你哭吗?父亲说不记得了。
后来我又问父亲你想过跑回去吗?他说刚开始没有,长大点有。
问到这里我看到了父亲眼里的回忆,湿润而又遥远,所以我才决定把他的故事写下来,也便是我现在写的《父亲小传记》。
网友评论